关于2014年7月全省城市建设扬尘治理和裸露土地绿化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

03.09.2014  18:40

 

鲁建城字〔2014〕47号

关于2014年7月全省城市建设扬尘治理和裸露土地绿化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

各市住房城乡建委(建设局)、城市管理(城管执法、市政公用)局、园林局:

今年7月,全省各地结合省厅组织的全省建设扬尘治理专项检查和渣土运输集中行动督导,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并重点对大型施工项目、城乡结合部工地进行了检查。从全省情况看,各类建设工地的扬尘治理措施逐步完善,渣土运输车辆密闭化改装、卫星定位系统安装速度加快,城区主次干道机扫率、洒水率进一步提高,裸露土地绿化项目养护管理加强。截至7月底,全省7808个在建房屋建筑工地(6万多个建筑单体)中,7529个落实了扬尘治理措施,6647个安装了监控设备,分别占工地总数的96.4%、88.3%;604个在建市政工程工地中,落实扬尘治理措施的603个,安装监控设备的170个,分别占工地总数的99.8%、28.1%;145个房屋拆除工地中,落实控尘措施的144个,占总数的99.3%;全省有纳入管理的渣土运输车辆14929台,密闭化达标12122台,安装卫星定位系统6928台,分别占总数的81.2%、46.4%;全省城区有机扫车1679台,道路冲洗洒水车981台,主次干道机扫率72.7%、洒水率73%;全省普查裸露土地7312万平方米,已累计绿化5936万平方米,占总数的81.2%。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完善政策标准,为治理工作提供依据。

烟台市出台了《城镇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建立了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制度,建立了住房城乡建设、环境卫生、公安交警等有关部门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潍坊市下发了《关于加强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等规费管理的通知》,规定按照工程造价1%的比例列支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在申请施工许可证前将该费用存入专用账户,纳入合同管理,并按照合同约定据实结算。济宁市印发了《关于加强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市政园林工地和裸露土地绿化现场管理的补充通知》,明确项目负责人施工管理和扬尘治理“一岗双责”,狠抓项目负责人责任落实和在岗履职情况考核惩处。泰安市印发了《预拌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企业扬尘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对预拌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企业扬尘污染防治提出明确要求。日照市出台了《建设工程扬尘治理管理办法》,将扬尘治理纳入基本建设程序管理;制定了《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工作手册》,相关政策文件、做法要求汇编成册,给施工企业提供指导。

(二)加强检查考核,确保扬尘治理措施落实到位。

济南市市、区两级建筑渣土专项整治组出动督导考核人员600余人次、监管人员3000余人次,对全市施工工地进行了指导、考核和监管,全市施工工地建筑渣土规范处置率、工地达标率均达到98%以上。东营市按照“四不两直”方式,组织各区、县开展互查,对存在的问题公开曝光,全市检查在建工程241处,查处扬尘问题606条(次),下达停工整改通知书26份。同时,组织开展了中心城区散流物体运输管理集中整治行动,相关部门设立联合检查站,采取三班、无缝隙定点检查,严厉查处进入中心城区货运车辆不覆盖、撒漏、超载等违法行为。威海市制定了《市区建筑渣土和散流物体运输检查考核方案》,由市直相关部门对各区建筑工地、建筑渣土运输、渣土车营运资格、建筑渣土消纳场建设管理等情况每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市政府对各区政府月考核成绩。日照市严格落实施工现场“四个一”和“四不开工”、“四不出门”标准,部分工程还在塔吊臂、主体施工楼层安装了喷淋降尘设备,控尘效果明显。德州市将处于大量产生建筑渣土阶段的7处工地作为监管重点,加大管控力度,对靠近居住区的工地实行定人监管、定时巡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效。

(三)统一标准要求,加快渣土车辆密闭化改造。

潍坊、聊城等市渣土运输管理制度健全,管控机制顺畅,车辆密闭化改造进展快、效果好,城区渣土运输车辆基本全部达到密闭化要求。菏泽市本月新改装渣土车135辆,全市70%以上的渣土车完成了密闭改装。临沂市对城区范围内所有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车辆进行“帆布顶棚平滑式全密闭箱盖”全密闭式改装,要求登记备案的建筑垃圾运输企业按月排定改装计划,按时完成改装工作,全市已改装车辆200台。淄博市召开建筑垃圾处置管理工作现场会,推广先进经验,推动全市工作开展。全市共核准建筑垃圾运输企业38家、车辆644台,密闭达标车辆620台,密闭化达标率达96.27%,其中有607台安装了GPS定位系统。

(四)加强养护管理,保证裸露土地绿化项目治理效果。

青岛市重点做好乔灌木防汛抗旱、病虫害防治、防台风工作,确保苗木成活率和景观效果。日照市针对今年旱情严重的形势,对已绿化裸露地定期浇水,确保成活,同时加大单位庭院裸露土地绿化专业指导力度,保证庭院裸露土地绿化的科学性、实用性和观赏性。枣庄市加强定期督导、通报,对已绿化裸露地明确管理责任,确保绿化效果。莱芜市在加强裸露地绿化后期养护管理的同时,对各绿化部位的死株进行补植,加强病虫害防治,保证绿化有效。

二、各地工作进展情况数据比较

根据各市上报数据,各项指标排名居前和靠后城市的情况如下:

(一)建设工地扬尘治理

1、房屋建筑工地落实扬尘治理措施排名靠前的城市是:青岛、烟台、潍坊、莱芜、德州、聊城100%;排在后三位的是:临沂91.1%、滨州90.4%、东营81.1%。

2、房屋建筑工地安装视频监控设备排在全省前三位的分别是:德州100%、聊城100%、潍坊98.2%;排在后三位的是:日照61.8%、东营57.2%、威海54.9%。

(二)渣土运输管理

1、渣土车密闭化达标率排在全省前三位的分别是:青岛100%(不含所辖县级市)、烟台100%、潍坊97.9%;排在后三位的是:滨州68.8%、德州66.3%、东营为16%。

2、渣土车卫星定位系统安装率排在全省前三位的分别是:青岛100%(不含所辖县级市)、莱芜95.7%、济南92.7%;排在后三位的是:临沂23.5%、枣庄15.5%、东营为0。

(三)城市道路清扫保洁

1、主次干道机扫率排在全省前三位的是:聊城88%、济宁85.8%、潍坊84.9%;排在后三位的是:德州59.6%、日照56%、枣庄54%。

2、主次干道洒水率排在全省前三位的是:济南95%、淄博95%、聊城93%;排在后三位的是:滨州、59%、菏泽59%、日照56%。

(四)城市裸露土地绿化累计完成裸露土地任务比例排名靠前的城市是:青岛、淄博、枣庄、莱芜、临沂等5个城市100%;排在后三位的是:济南66%、滨州56.9%、菏泽56.1%。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城市的渣土运输管理薄弱环节没有明显改进。部分征用城郊土地建设的工程,还较为普遍地存在村民违规承揽土石方施工任务、使用未经核准渣土运输企业和车辆的问题。个别市尚未出台加强渣土运输管理的政策措施,正规渣土运输企业少,车辆密闭达标率、卫星定位系统安装率大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部分城市部门之间配合不够,“黑渣土车”打击力度小,渣土车超载、撒漏、随意倾倒等问题仍然存在。

(二)少数建设工地扬尘治理措施落实不好。经过一年的整治,全省仍有3.6%的工地未落实扬尘治理措施,临沂、滨州、东营建设工地扬尘治理措施落实率明显偏低。有的工地虽有治理措施,但施工道路清扫保洁不认真、不及时,车辆不冲洗或冲洗不到位问题时有发生,施工企业及项目部扬尘治理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有待加强。建设工地视频监控系统安装率偏低,市政工程安装率只有28.1%,各地均没有建立工地视频监控全市联网系统,主管部门无法实现实时监管。

(三)城市道路保洁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全省没有一个城市实现主次干道机扫、洒水全覆盖,部分城市主次干道机扫率、洒水率不到60%,量大面广的支路、街巷和慢车道、人行道仍由人工清扫,清扫不及时、不细致的问题大量存在。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加强建设工地监管。加大监管力度,增加检查频次,鼓励群众举报扬尘污染严重工地。对无扬尘治理措施或措施不全的,要一律责令停工整改,整改结束并经主管部门查验合格后,方可复工。加快推进建设工地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建设市级监控平台,或将其纳入数字城管系统,实现对建设工地扬尘治理的实时监管。将扬尘污染防治纳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对检查发现的存在严重扬尘污染情况的工地,或群众举报并查实的扬尘污染问题,除责令停工整改外,要记入企业不良信用记录,提高建筑企业的自控意识和自控能力

(二)加大渣土运输管控力度。巩固全省建筑渣土集中治理行动成果,学习推广潍坊、聊城、菏泽等地经验,建立完善渣土处置核准、渣土运输企业准入管理制度,将渣土车密闭改装、安装卫星定位系统作为办理渣土准运证和城区通行证的必备条件。同时,住建、城管执法等部门要会同公安交警部门,加强执法检查,创新检查的方式方法,对查处的“黑渣土车”要依法严厉处罚,并倒追建设工程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的责任;对超载、撒漏、乱倒渣土的车辆,要按法律法规的最高处罚标准处理驾驶员和运输企业。

(三)推进扬尘治理长效机制建设。尚未出台扬尘污染防治地方法规或政府规章的设区城市,要积极争取人大、政府的支持,加快出台,将扬尘防止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建设工地多、监管力量相对薄弱的城市,要坚强监管力量、监管能力建设,并不断提高监管水平。要学习潍坊、泰安等市经验,制定将扬尘防治费用列入工程预算的具体政策,明确取费标准,加强该项费用使用监管,确保企业的扬尘治理经费投入。

附件: 7月份汇总表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4年8月28日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
山东旅游景点娱乐场所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
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日前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旅游景点和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