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会城市群"气质"攻坚:改善幅度总体高于全省平均

13.02.2017  15:05
  记者 王亚楠 王静雯 

  省会城市群是山东治理大气环境质量的重中之重。日前,省会城市群及周边重点城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协作小组第三次会议在济南举行。作为周边重点城市参会的济宁、菏泽两市,为今年我省被增加列入京津冀传输通道的城市,加上此前就已列入的省会城市群中的五市,至此,我省的京津冀传输通道城市达到七个(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这七市均将在大气预警应急等方面与京津冀实行联防联控。

  大气污染防治取得积极进展

  据省环保厅厅长王安德介绍,通过各城市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2016年,省会城市群及周边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取得积极进展,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同比分别改善13.8%、9.5%、23.1%、8.7%,改善幅度总体高于全省平均、高于京津冀地区。

  其中,省会城市群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分别为75微克/立方米、133微克/立方米、40微克/立方米、43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改善13.8%、8.9%、24.5%、6.5%。区域周边济宁市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分别为73微克/立方米、123微克/立方米、43微克/立方米、41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改善11%、12.8%、24.6%、4.7%;菏泽市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分别为82微克/立方米、143微克/立方米、35微克/立方米、36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改善13.7%、7.7%、16.7%、14.3%。

  同期,全省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分别为66微克/立方米、120微克/立方米、35微克/立方米、38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改善13.2%、8.4%、22.2%、7.3%。

  过去一年,各城市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强重点领域协同治污,大力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加减乘除”各种办法一起用,在“调结构、增绿化、同防控”方面狠下功夫,治霾攻坚取得积极成效。

  污染物浓度仍高出

  全省平均水平10%以上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空气质量改善的基础并不稳固,省会城市群及周边重点城市仍是全省大气污染最重的区域,形势严峻,不容乐观。

  ——从污染物指标看,2016年,省会城市群及周边九个城市四项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以上。区域产业结构重、燃煤消费量高,火电装机占比超过全省的65%,钢铁产能占比超过70%,碳素产能占比超过9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全省的58.9%、59.5%、58.5%,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从排名情况看,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济南全年空气质量仍然处在后十位;以此为参照,聊城、德州、淄博三市的排名较济南更加靠后。

  ——从重污染天气看,冬春季节呈多发态势,而且周期长、峰值高,引发群众高度关切和舆论持续关注。去年10月份以来,九个城市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100多次,占全省的70%。

  ——从工作落实看,民用散煤治理、工业窑炉整治、超低排放改造进展不平衡,有些地方重点行业和面源污染管控不严,个别企业落实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不到位,直接影响了治理效果。有的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滞后于全省平均水平,甚至部分月份出现反弹。

  部署压煤减排等重点举措

  会议对压煤减排等重点举措进行了部署。《山东省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方案》要求,到2017年底,省会城市群及周边九个城市要完成煤炭削减任务1091万吨,占全省的55%;其中七个传输通道城市要削减920万吨,占全省的46%。按照会议部署,要将任务分解到乡镇街道和重点企业,落实到具体项目,统筹抓好增量控制与减量替代,确保如期实现计划目标。

  省会城市群及周边九个城市要率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目前,济南、莱芜、德州已全部完成),加快燃煤小锅炉“清零”,限期取缔违法“小散乱污”企业(10月底前基本取缔完毕)。

  此外,扬尘顽疾再次被作为重点提及,要求严格控制、实现突破。据了解,与京津冀地区及周边城市相比,PM10对我省大气污染的贡献率偏高,表明大颗粒物控制相对薄弱。会议要求将建设扬尘治理作为今年城市管理的重点,6月底前对规模以上工地全部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落实好“六个百分之百”防尘措施。对多次出现扬尘污染违法行为的企业和运输车辆,要依规清出本地建设市场,取消运输资格,倒查相关责任。

  环境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王安德说,实践证明,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联防联控思路举措是正确的,“协同治污、联合执法、应急联动”三项机制行之有效,要久久为功、持续深化,凝聚合力,切实推动大气质量不断改善。

  相关新闻

  环保部将督察济南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