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上山:加强城镇化进程中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

15.09.2014  13:00

   中国山东网9月15日讯 (记者 张晓黎)9月15日上午,“孔子故乡 中国山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采风活动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济南举行。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胡上山在发布会上表示,要加强城镇化进程中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和民间艺术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内涵。

  据介绍,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级名录项目153项,省级名录555项,市级名录1957项,县级名录7019项,烟台剪纸、泰安皮影戏等8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山东,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传习所达到1100多个,同时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扶持1000位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收徒传艺”工程,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已收徒12390名。

  山东省各个城市也积极推进非遗项目传承与旅游深度融合,济南市规划建设了10万平方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年接待能力可达300万人次;聊城市将非遗项目引入文化旅游古城四条大街;青州市搭建了非遗生态村等文化旅游十大平台。

  作为孔孟之乡,山东省儒家思想底蕴深厚,结合这些文化资源,山东省在全省实施乡村儒学和社区儒学推进计划,将“乡村儒学”和“尼山书院”打造成为孔子故里独有的特色与品牌。

  在乡村儒学方面,自2013年起,以济宁泗水尼山圣源书院为代表,一批儒学研究专家、知识分子深入乡村开设讲堂,以儒家道德教化群众,使当地社会风气为之一变,深受群众欢迎,呈现出“乡村儒学现象”。经过一年多时间,乡村儒学迅速发展,在济宁、聊城、潍坊等地不断涌现,呈现出燎原之势。胡上山说:“目前我们已把‘乡村儒学’建设纳入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今后将在全省1300多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7万个农村文化大院有序推进‘乡村儒学讲堂’。”

  在社区儒学方面,山东省创新推进“图书馆+书院”服务模式,将现代公共图书馆和传统书院有机结合,计划两年内在全省县级以上153个公共图书馆建设“尼山书院”。“尼山书院”设施布局实行“六个一”,即有一个统一标牌、一尊孔子像、一个国学讲堂、一个道德展室或展板、一个国学经典阅览室或阅览区和一个文化体验室或活动区。书院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经典诵读、国学普及、礼乐教化、道德实践、情趣培养“五个板块”。目前,济南、济宁、泰安等地均已依托当地图书馆建立尼山书院,并结合当地历史文化特色,开展系列公益活动,深受市民欢迎。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