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基层视角下的审计职业化建设

10.11.2015  11:38

费县审计局 王学军

近年来,随着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逐步深入,审计事业取得了较快地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为审计事业发展与改革指明了方向,也把审计事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审计职业化建设”已成为审计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成为当前基层审计机关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审计职业化建设”的内涵

审计职业化”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即是审计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要求审计人员把社会或组织交代下来的岗位职责,专业地完成到最佳,准确扮演好自己的工作角色。审计对审计人员的能力要求较高,它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审计人员必须具有完备的知识结构、娴熟的工作技能、崇高的道德修养、稳定的心理素质。

审计职业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全面、系统性工程,她含有三重目标:一是建立一套与职业审计人员相适应的内部管理体制,营造有利于审计人员开展行政执法的内部环境;二是建立一套系统化的审计业务实施流程,提高审计业务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水平;三是建立一套职业审计人员准入、培训、奖惩等相衔接的能力保障体系,确保其具有审计工作所要求的道德、行为和技能。

二、“审计职业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审计职业化建设”是服务国家治理的必然要求。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更好地发挥前瞻性、战略性和宏观性,需要基于各种数据的高层次、高质量审计报告,需要审计人员更加广泛的视角、更加娴熟的业务技能和更加深刻的问题分析。这一要求是与审计职业化建设密切相关的,审计人员的业务技能是审计职业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促使“审计职业化建设”成为服务国家治理的必然要求。

(二)“审计职业化建设”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审计通过开展审计项目,使审计人员成为国家公权力的行使者,肩负着推动国家法律执行、申张公平正义等重任,这不仅需要审计人员良好的法律知识,还需要审计人员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操守。这与“审计职业化建设”的目标高度一致,因此,“审计职业化建设”就先天性成为建设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

(三)“审计职业化建设”是推动审计发展的根本途径。职业化是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当前国家审计机关尚未出台审计人员道德、行为、技能等方面的详细规定,也缺乏职业准入、保障机制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不能有效推动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与审计的发展不相协调。为了更好地培育审计精神,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审计行业的需求,更好地肩负起审计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审计职业化建设就成为审计发展的根本途径。

三、当前基层审计职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体制造成的审计独立性不强。《宪法》与《审计法》规定,国家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这种体制造成了审计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党委政府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一是审计经费一般由本级财政部门负责,经费独立性不强;二是地方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基本由地方上说了算,向上级审计机关征求意见普遍流于形式;三是审计报告经本级政府领导审核后,往往出现问题缩小化,影响最终的宏观决策。

(二)审计队伍不够完备造成审计质量不高。一是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的不相适应,当前基层审计机关普遍存在审计任务重、人员少的局面;二是基层审计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中老年审计人员比例偏高,新进人员大部分在30岁以下,某些审计工作还不能胜任,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三是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复合型人才,如环境资源、绩效类审计集中于少数几人身上,且分析深度不够;四是长期缺乏系统性培训,造成审计人员理论政策水平不高,审计技术手段缺乏创新,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和层次。

(三)审计管理上与职业化建设的要求有差距。一是普遍未出台审计人员道德、行为等方面的管理规定,廉洁审计更多地靠审计人员的自觉,依赖于审计人员个人素养,审计风险还较高;二是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基层审计人员福利待遇、干部提拔使用与其业务能力高低无直接关系,造成审计人员思想保守僵化,工作热情不高,创新意识较低;三是审计管理上的不够细化与执行度不高,表现管理制度多年不更新、细节较为模糊和实际执行度不高,如审计文书规范等。

四、加强基层审计职业化建设的途径

(一)探索从基层国家审计的体制管理上进行改革,理顺其组织管理方式,明确基层审计机关权力和责任关系,弱化同级政府对审计机关在人事及资源等方面的制约力度,消除地方政府对审计工作不合理的干预,提高基层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发挥基层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微观纽带作用。

(二)建立健全审计职业准入退出机制,统一审计人员选任标准,从学历、任职资格等方面提高审计人员职业准入“门槛”,确保准入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建立审计退出机制,使人才可上可下,将达不到有关标准的人员逐步淘汰出审计队伍,使审计队伍始终保持专业水准,充满战斗力。

(三)建立健全审计职业培训机制,按照审计需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科学规范的培训机制,探索建立审计终身培训体系,加强培训考核工作,提升审计培训效果,逐步提升审计人员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道德素养、职业意识和团队合作水平,构建审计人才库,为审计需求创建人才支撑。

(四)不断提高审计科学化管理水平,完善制度建设,将制度的外部约束与自我约束相结合,健全审计风险管理和审计激励机制,进一步增强审计对各行业人才的吸引力,强化审计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工作热情,不断加强细节管理,创造良好的内部执法环境,提高审计队伍的核心凝聚力。

烟台市委统战部助力海外山东籍企业渡过难关
    日前,获悉海外鲁籍企业遇到困难,外事侨务办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1月10日,省委常委会利用一天时间,外事侨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