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基金经理离职 广发基金60亿资金惨遭赎回

06.01.2015  16:00

    2014年圣诞节前,广发基金又失去了一个明星基金经理。

    在广发基金官网上明星基金经理刘明月的名字后已显示“离任”二字,其在职时间显示至2014年12月23日,原刘明月管理的三只基金皆换了新的基金经理。     据广发基金内部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透露,刘明月已离职广发基金转而投奔另一家公募基金——中欧基金。由于刘明月管理的三只基金中认购的机构投资者较多,加之投资者非常认可刘明月的投资水平,原刘明月所管理的三只基金共赎回约60亿元的资金。     刘明月和广发基金官方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对赎回的具体规模不便回应。     不过,广发基金在2014年四季度规模比三季度减少近187亿元。据东方财富(300059,股吧)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广发基金管理总规模达到1295.42亿元,在基金公司中排名第8。而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其管理资产规模为1482.14亿元,排名第7。在广发基金26位基金经理中,刘明月自2004年进入广发基金以来,仅次于广发元老级基金经理易阳方,在职年限第二长的基金经理。     刘明月2009年开始管理广发聚瑞股票基金,由于业绩优异,2013年开始“一拖三”,在管理广发聚瑞的同时还管理着广发新经济股票基金和广发聚优灵活配置混合基金。刘明月管理的两只股票型基金,广发新经济和广发聚瑞,在其任期回报为57.4%和72.3%,而同风格的基金平均回报仅在30%左右。     截至9月30日,原刘明月管理的3只基金管理资产约为108亿元。知情人透露,由于刘明月的离职,这三只基金一半以上的资金或被赎回。     这意味着,刘明月的离职使广发基金一年至少损失了6000万元的管理费,而这位基金经理的年薪仅在500万元左右。(按1%的手续费来算,60亿元的资产一年产生6000万元的手续费。)     广发基金内部人士分析称,此次刘明月离职主要还是因薪酬已经没有上升空间。离职前,刘明月已经是广发基金中年薪最高的基金经理。而广发基金、易方达等一线的公募基金待遇较高,基金经理年薪约为300万元-400万元,一般公募基金经理收入则100万元-200万元,与管理资产的规模相挂钩。不过,公募基金经理一般难以抽成管理费或者分成收益。     但公募基金经理在投资限制、业绩考核、利益统一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限制。近年公募基金经理离职的消息不绝于耳,除去大部分“奔私”的人,投奔中欧基金成了很多基金经理的选择。在刘明月之前,农银曹剑飞、银华陆文俊、富国固收的刁羽也相继加盟了中欧。     名不见经传的中欧基金成立于2006年7月19日,截至2014年底,其管理资产规模254.58亿元,排名第41位。但中欧基金有着较为灵活的薪酬机制,其中包括基金经理可以参与分成基金的管理费用,对很多公募基金经理较有诱惑力。     此外,中欧基金是首家获批股权激励的基金公司,在吸引人才方面也具有天然的优势。2014年4月,国都证券和北京百骏公司,分别将其持有的公司各10%的股权转让给股东以外的自然人窦玉明、刘建平、周蔚文、许欣和陆文俊。五位均为中欧基金高管,合计持有公司股本的20%。不仅如此,中欧基金正在进行事业部制改革,股权激励的对象除了五位高管,还将涵盖核心投研人员。     广发基金等公募基金也一直在员工激励方面进行探索。2013年6月,广发基金和易方达基金同时获批成立基金子公司,并引入股权激励计划。广发基金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从业人员出资持有子公司瑞元资本的30%的股权。而易方达基金部分高管及员工、子基金公司高管及员工共持有子公司易方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60%的股权。     不过,明星基金经理流失带来基金大规模赎回的窘迫,显然加剧了公募基金激励机制改革的急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