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这些变化影响很大 29日前可修改

26.06.2015  09:32

  

    漫画:新变化 新华社发 徐骏 作

  新华网北京6月25日电(记者郑天虹 仇逸 王莹 赵琬微)2015年高考陆续放榜,考生开始进入志愿填报环节。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高考志愿填报的政策变化较大:有的地区由考前填报改为考后知分填报,有的增加了平行志愿的数量,还有的减少了志愿填报的批次……

  现实的问题是,考生和家长该如何顺应并用好这些新变化?

   “大平行”志愿成主流,“知分填报”看似容易

  目前,除上海考生为考前填报外,各地都采用了考后填报志愿的方式,而其中绝大多数省区市采取了知分填报志愿。

  例如,北京今年首次采用考后知分填报志愿。辽宁省也继去年以来从“考后估分”变为“考后知分”填报志愿。

  “考后知分”填报志愿受到广大考生和家长的欢迎。北京一位家长在得知孩子成绩后兴奋地对记者说,文科班的女儿加上自主招生的成绩,一共考了699分,准备报考理想中的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实验班!他说,先出分再报志愿,让报考志愿心中有底,让考生掌握更多主动权。

  辽宁省招考办副主任张伟兵说,由估分报志愿变为知分报志愿,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不用记答案估分,压力小了不少,同时辽宁省招考办在网上详细公布了每个分数的具体排位,学生自己的分数在全省排多少名一目了然。

  从录取方式上看,一些地区也有变化。北京从“小平行”走向“大平行”;广东第一平行志愿组的院校从3个调整为5个;贵州增加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内蒙古减少录取批次,取消三本批次,将其调整到二本。

  这些新趋势方便了考生,减小了掉档落选的录取风险,同时也增加了考生选择权。北京以往的“小平行”仅是在第二志愿实行平行志愿录取,可填多个院校,而第一志愿仅能填一所院校,仍然遵循的是“志愿优先”的原则。

  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臧铁军说,“大平行”下的本科招生将按“提前批”以及一批至三批等四个批次依次录取。其中本科一、二、三批均为平行志愿,考生可分别填报6所平行志愿高校,每所高校填报6个专业,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投档。

  广东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说,广东考生可以填报第一平行志愿组的院校从3个调整为5个,每个学校可选6个专业,这意味着考生的选择面更大了。

  内蒙古缩减录取批次的做法,实际上是让民办高校和独立院校与公办本科高校在生源选择上实现同台竞争,是落实公办和民办高校办学公平性的又一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