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庄镇15个村串成一个大景点

18.03.2016  12:40

△大田庄镇利用各村的原有特点,打造出山村固有的原生态景观。△大田庄镇利用各村的原有特点,打造出山村固有的原生态景观。农村大众报费县讯 (记者孙成民 张天银 通讯员刘涛)从费县大田庄镇政府驻地向北,有8个行政村、15个自然村。

  △大田庄镇利用各村的原有特点,打造出山村固有的原生态景观。

  农村大众报费县讯 (记者孙成民 张天银 通讯员刘涛)从费县大田庄镇政府驻地向北,有8个行政村、15个自然村。这些村基本全分布在蒙山山脉里,里面山多,山上树多,树下水多。仅2015年一年,这15个自然村就新发展农家乐60多家。
  “这些大山里的村庄,各有各的特点,虽然每个都有看点,但单靠一个村,景点毕竟少,吸引不来城里人。我们的做法是,把这15个村的小景点串连起来,共同组成一个大景点。”大田庄镇党委书记张晓华说。
  山里人对山水草木怀有敬畏之心,他们爱惜一山一水,保护一草一木。因为有了敬畏之心,蒙山深处的这15个自然村保留住了原生态的风貌,加上当地农民质朴自然的生产生活,都成为城里人眼中的景色。
  近几年,借助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山东省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乡村联片治理项目,大田庄镇在对这15个自然村统一治理的基础上,将其连成一个面积达56平方公里的大风景区。
  大田庄镇引导这15个自然村的农民少建、不建平房、楼房,而是建当地传统的民房。这种尖顶的房子不仅符合原来的村庄风格,还能与周边的山及山上的树融为一体。道路两边的路沿石和风景墙,用料全部取自周边山上,虽然新建,也如同周边的一切,亘古就存在着。
  至于绿化,在品种上不做任何要求,农民想种什么就种什么,只要村庄和庭院绿起来、美起来就行。以前村边野生的、村民栽植的树,哪怕品种不一、栽得杂乱,也全部留下来。眼前是百年苍桑的柿子树,上前走几步,看到的却是有些柔弱娇嫩的樱桃树。有些农民干脆在院墙边栽丝瓜种葫芦,街道上搭个架子,夏秋时节丝瓜、葫芦累累垂下,农民收果实,城里人看景色。“山里人栽树,什么地方能挖个坑,就在什么地方栽下棵树;至于栽什么,全凭水土条件和农民的喜好。成行成列种着同一种草木,是好看,可不是山里应有的风格。”大田庄镇镇长潘振合说,“我们觉得,在这大山深处,花草树木品色越杂,越是原生态。
  山有多高,水有多长。山里人充分利用山林带给他们的水。他们在山上建起一个个蓄水池,把大大小小的泉水引到池中。蓄水池从山顶建到山下,大多相互连接,上面的水满了,流向下一个蓄水池。清水石上流,又在山石间形成众多大大小小的瀑布。
  山里人重传统,曾经有的和正在拥有的,他们都记着。五圣堂村把原来的打谷场整修一下,随意放着些山里出产的粮食和使用过的农具,让人体味出中国几千年来农耕文化的厚重。这个村还建了个村史馆,除了摆设着几代村民曾经用过的东西外,还在一进门的墙上刻下了组成全村人的70个姓氏。大山深处,70个姓氏的人祖辈就融洽地住在一起,这是人向大自然学来的和谐。
  虽然以前也有路灯,但山里人爱惜电,晚上舍不得让它亮。去年,这15个村里安上了420多盏太阳能路灯,连续阴雨5天,这些灯晚上还照样能亮。“有时下了班,天已经黑了。走出政府大院,向北一看,那些太阳能路灯高高低低地在山间亮着,心里感到很温暖。”张晓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