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用自杀逼父母放弃二胎 谁之过?

22.01.2015  15:39

  44岁的肖女士和丈夫努力一年之后,终于如愿怀上二胎,但是13岁的女儿雯雯(化名)百般不愿意,相继以“逃学”、“离家出走”、“跳楼”相威胁。在女儿尝试用刀片割手腕后,怀孕13周零5天的肖女士不得不含泪到医院终止了妊娠。(1月18日《武汉晚报》)
  此事是个极端的案例,但类似的事件也有发生,不少读者在给编辑部发来的邮件中亮出了自己的观点:类似悲剧折射出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位。
  - 读者刘鹏:
  用自杀逼父母放弃二胎折射家教失败
  一个只有13岁的女孩,我们显然不能苛求其能够明白国家“单独二胎”政策的意义,也不能指望她能够充分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但就一个13岁的孩子的角度,我们来审视雯雯的一些做法,也已经明显可以看到其身上和心理上存在的诸多问题。
  比如其一,极端的自私。雯雯反对父母生二胎,最大的理由无非是担心父母给予自己的爱会因为弟弟或者妹妹的到来而减少。这显然是一个理由,但因此就极力反对,特别是仅仅顾及自己感受的这种思想和心理,明显折射出了当下一些独生子女在意识和行为上“独”,也就是自私。
  比如其二,缺少担当感和生命意识。反对父母生二胎,可以理解,但方式方法有很多,雯雯却采用了一些比较极端的办法,比如“逃学”、“离家出走”、“跳楼”甚至割腕自杀,一个13岁的孩子,有如此极端的思想和行为,本身就让我们震惊。至少,这其中充满了对自身生命的轻视,与家庭教育目标和期待,明显是有出入的。
  这种带有极端甚至于暴力的思想,显然来源于平时父母对孩子家教的方式与方法等上的失偏。比如过于溺爱,一切以孩子为中心;比如没有教会孩子包容、理解和换位思考;比如轻视了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等等。拿雯雯的父母肖女士和丈夫来说,在雯雯极力反对二胎的情况下,本应理性与心平气和地与雯雯沟通,然后让其懂得“生了弟弟妹妹,并不会减少父母对她的爱”这个道理,但遗憾的是肖女士和丈夫选择了顺应雯雯的要求,终止了妊娠,这种毫无原则与道理的退让,无疑会让雯雯变本加厉地自私。
  不客气地说,雯雯的极端行为,正是父母在家庭教育失败的表现。对此,做为父母,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雯雯的父母也好,其他父母也罢,显然都需要彻底反思和认真改进!
  - 读者罗志华:
  一孩“逼宫”二孩 非一家之难
  这家人的遭遇,是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一孩反对父母生二孩的极端个案。其极端的程度虽不多见,但却反映出一种普遍的倾向,即许多家庭都存在类似的现象,只不过没有表现得如此突出而已,以至于前些日子,许多打算生二孩的家庭,都在网络上共同感叹。可以说,一孩“逼宫”二孩,为许多家庭所始料未及。
  透过个案看共性,不难发现,这里面其实有迹可循,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在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前,每个已生一孩的家庭,由于无法预见政策调整,内心早就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了独生子女看待了,这种心理即使不表露出来,也会于不知不觉中反映到语言和行动上,对家庭气氛产生影响,也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在“独生子女”氛围中长大,势必难以适应二孩变化。
  更重要的是,家长在“独生子女”氛围中养育孩子,就难免宠孩子,久而久之,可能让孩子变得任性。娇惯在所难免,理解与让步,就会成为他们的稀缺品质。
  这说明,一孩“逼宫”二孩,有可能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很有必要在社会层面加以反思。如何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怎么帮助父母去疏导和应对,是摆在社会面前的一道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