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女性政要越来越多 她们强在哪儿?

03.08.2016  08:34

  7月31日的日本东京都知事选举上,前防卫大臣小池百合子确定当选,成为东京首位女性都知事。

  7月31日,在日本东京,小池百合子(中)庆祝当选东京都知事。 ( 新华社/法新)

  回顾已经过半的2016年,多国政府的重要岗位迎来了女性政要。昂山素季出任缅甸新一任政府的国务资政兼外交部长,英国也在上月迎来了自“铁娘子”撒切尔之后的又一位女首相,特雷莎·梅。

  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向了政府要职,与男性相比,她们到底有哪些优势呢?

  【2017年,女性掌权的一年?】

  日本东京上月31日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小池百合子确定当选首位女性东京都知事。就在前些时候的7月20日,千里之外的德国柏林,英德的两位女性领导人,特雷莎·梅和安格拉·默克尔进行了首次会见。这二人的会面不免让人猜想,世界政治中女性掌权的时代是否已经来临?

  7月20日,在德国柏林,德国总理默克尔(左)与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在欢迎仪式上握手。 (新华社记者郭洋摄)

  展望2017年,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有望加入特雷莎·梅、默克尔等人的队伍,成为又一位女性领导人;目前正在进行的新一任联合国秘书长竞选中,12名竞选人中女性占了半壁江山,2017年,联合国可能将迎来首位女性秘书长。

  女性掌权的趋势在欧洲同样明显,且不说默克尔和特雷莎·梅,在德国,现任女性国防部长乌尔苏拉·冯德莱恩被视为默克尔在明年大选中的重要竞争对手;在英国,目前妮古拉·斯特金位居苏格兰政府首席大臣;在西班牙,第一副首相索拉娅·萨恩斯·德圣玛丽亚尽管位居“二把手”,但被当地媒体称为“自西班牙推行民主以来最有权势女性”。

  美国《政治杂志》网站统计,到2017年1月,全世界可能将有20个国家由女性领导。有理由相信,2017年,更多的女性有望在各自领域彰显领导力。

  【懂合作、善妥协】

  尽管很难找到一个共性原因去解释为什么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成功走到政治前台,但有一种观点认为,女性政要比她们的男同行更加务实,更懂合作。

  彭博社刊文说,特雷莎·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原本是“留欧派”,但也不拒绝为“脱欧”谋事。默克尔、德圣玛丽亚、希拉里都是如此,她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善于变通。

  美国国会的数据证实了女性政要更加善于沟通这个观点。根据无党派组织“政治平等”的统计,美国国会里的女议员能比男议员找到更多的同事联合发起议案;在推动议案方面,女议员也比男议员做得更好。

  除了在工作中普遍善于合作与妥协,彭博社文章还总结出了这些活跃在全球政界的女人们的其他一些特点,比如出身普通家庭,子女普遍较少。

  7月28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举行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发表演讲。 (新华社记者李木子摄)

  默克尔和特雷莎·梅都是牧师的女儿、希拉里的父亲是小生意人;孕育子嗣方面,默克尔和特雷莎·梅都没有孩子,希拉里只有一个女儿。

  【女性政要撑起半边天 路漫且长】

  有分析人士指出,如今的国际政坛上,的确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女性面孔,但距离女性真正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撑起半边天仍需一段时间。

  全球女性从政人数的增加诚然值得承认,但联合国妇女署政策顾问朱莉·巴林顿指出,近年来女性领导人的数量增长已经进入瓶颈期。

  在政府层面,女性参与情况也不容乐观。根据联合国妇女署2015年的一份报告,女性部长人数超过部长总人数30%的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只有30个,仍有8个国家的政府里一名女性都没有。

  究其原因,《政治杂志》认为,这和目前女性的参政机制有关。议会人数配额不合理、竞选基金管理不完善等因素,都导致了各国政坛上女性不多。

  另外,女性参政积极度相对较低也是一方面原因。根据一份2013年针对美国大学生的调查,63%的受访女学生表示“从未想过参政”,而这一数字在男学生里只有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