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疑妻子外遇不断羞辱 女子遭精神暴力患分裂症

09.03.2015  16:26

   水母网3月9日讯 (YMG记者 于明君 通讯员 王世军)昨日是三八妇女节,可是市民刘女士却没有心思过节,因为在她“冰封”的心中,早就没有节日这一说。

  委曲求全遭家庭冷暴力

  刘女士家住烟台市区南迎祥路,今年35岁。六年前,当时年轻貌美的刘女士嫁了一位各方面都很一般的男人,原本以为可以得到更好的呵护。谁知婚后,丈夫却总担心她会有外遇,并不断讽刺、羞辱她。刘女士称,老公对她无休止地爱答不理,使她几乎陷入半疯狂状态,“经常莫名其妙的烦躁,有时抑郁有时狂躁,总之日子很难过。”刘女士曾经数次提出离婚,但是丈夫却迟迟不肯答应。后来,刘女士去医院检查,被告知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肢体暴力呈现下降趋势,而冷暴力则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与之前殴打、伤害、虐待等身体暴力才是家庭暴力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长期不与妻子交流、限制妻子社交、耻笑妻子缺陷弱点等精神层面的家暴都算是家庭暴力的范畴。刘女士就是许多正在遭受家庭冷暴力的妇女中的一位。

  中年女性占七成左右

  “肉体上的创伤可以愈合,而心灵上的创伤却不容易愈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梁巍说,遭遇家庭冷暴力的人群中,七成为中年妇女。家庭“冷暴力”作为一种隐性的暴力形式,造成的伤害比显性暴力更大,甚至还会造成精神隐疾。

  梁巍认为,冷暴力对于家庭的损害,在于它直接破坏家庭内涵的亲情联系,它的破坏力虽有别于身体暴力,但对于受害人的影响,远超过肉体的直接伤害。受害人因为处于弱势一方,长期的压抑,轻者会心理畸变,患上抑郁症;重者则会精神分裂,甚至自残。

  值得一提的是,冷暴力因为往往造成的是精神伤害,很难取证。在她看来,这种情况下,受害方可提供证人证言、所在居委会的证明以及短信、微信等聊天记录,甚至双方中任何一方曾经写过的保证书、忏悔书等均可为证据。

  及时沟通远离冷暴力

  “我们面对冷暴力时,要耐心去找出对方内心的真正需求,面对对方的性格和沟通障碍之症结所在,及时进行心理治疗。”梁巍认为,冷战的起点往往是受伤害却无从表达,夫妻当出现不说话的冷战倾向时就应警惕,保持心情平静,分析可能激发冷暴力的原因,感受到彼此都受伤害,尽早化解冷战僵局。

  一旦出现冷暴力,最好的办法是将其由“冷”返“热”。即从冷的方面,如言语冷淡、神情冷淡等状态中摆脱出来,重新将两人的情感复活加热,关系拉近。若夫妻沟通有困难,可求助相关部门或找正规机构心理专家进行疏导。若实在与对方和好无望,不如破除“家丑不可外扬”、“委曲求全”等陈腐观念,勇敢做出决定,重新寻找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