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促体育产业发展创新举措

16.06.2016  09:36

  6月12日至14日,2016年威海市体育产业研讨培训班和体育企业“走访送政策”活动圆满举行,这是威海市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300体育人“解渴”

 

  6月12日,2016年威海市体育产业研讨培训班开班,山东省体育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山东体育学院硕士生导师刘益民,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体育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林显鹏受邀来威,分别就群众性体育赛事及活动的市场开发和当前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热点、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等,为现场学员进行授课。威海市副市长张波出席,威海各区市政府(管委)分管领导,威海市直有关部门分管领导、体育系统科级以上干部,全市各级体育场馆负责人,驻威高校体育教学部负责人,市属各单项体育协会主席、秘书长,相关体育类企业、健身俱乐部负责人等近300人参加了培训班。本次培训班专家层次高、参会人员范围广。

  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是推动经济转型、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惠及民生福祉的重要方面。威海市通过举办此次培训班,让更多人了解体育产业及其发展前景和优惠政策,进一步推动全市体育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两位体育产业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受到了与会人员的欢迎。“专家讲课时理论结合实际,非常浅显易懂。听完课后,大家更加看好体育产业的未来,并且知道了遇到困难该如何应对等问题,对今后的发展帮助很大。”领上健身俱乐部品牌运营总监关文涛说,下一步他们打算推出更多的体育比赛,在产业延伸和服务质量上下足功夫。

 

专家近距离把脉

 

  6月13日至14日,威海市体育局邀请与会专家走进威海市领上健身俱乐部、中国海钓儒雅休闲基地小石岛、光威集团、中复西港、宝飞龙钓具和东海塑胶等企业,近距离“会诊”企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并进行送政策活动。此次走访的企业十分具有代表性,其中光威集团是全国产销量最大的渔具生产企业,年产值近30亿元;浪宝渔具在国内海钓杆领域首屈一指;宝飞龙钓具是国内湖钓杆的领头羊,东海塑胶是全国产销人造草坪最大的企业。

  “威海是一个旅游城市,如何构建体育旅游产业链,利用‘渔具之都’的优势,大力发展服务业,以精品钓鱼比赛带动大众钓鱼活动,推动旅游与钓鱼活动深度融合,将观光旅游变为休闲旅游,拉长产业链,做好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助力威海经济快速增长!”刘益民说。的确,据统计,威海体育产业目前年产值150亿左右,只渔具、充气艇和户外用品3大类体育用品的生产经营,已成为威海体育产业重要力量。目前,威海渔具已占据全球40%市场份额,充气艇(橡皮艇)几乎占据了全世界50%的市场份额。威海已找准钓具这个发展体育产业的突破口,利用钓具生产优势及中韩自贸区、蓝区建设的区位优势,扶持做大钓具生产销售、做精钓具和配套产品展销、做精配套赛事和服务,形成集群效应和品牌优势,积极构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休闲钓鱼产业格局。

  此次培训班及走访送政策活动后,威海体育产业发展将再出重拳,6月17至23日,2016威海——仁川帆船拉力赛将启航开赛,这将是国内城市举办的最大跨国离岸赛事,赛事以“扬帆黄海,通衢中韩”为主题,在中韩自贸区建设一周年之际,威海帆船赛以推动体育产业与海洋休闲经济相融合的姿态,走出了自己的特色。6月17至19日,威海市体育局联合有关部门主办的威海国际钓鱼文化周活动将在威海华夏会馆举行。本次活动包括近海船钓、岸基路亚赛、淡水竞技钓等5项专业赛事及“家庭钓鱼比赛”等12项普通民众参与的活动,其中竞赛参与人数800余人,群众、家庭及互动游戏人数预计日均1000余人。另外,10月份威海还将举行“鱼游四海杯国际路亚大师赛”。活动集钓具展销、休闲海洋垂钓、休闲旅游钓及竞技钓于一体,对拉动钓具、垂钓产业链,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