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也可以这样别开生面!

07.06.2016  19:39

2016年6月4日,革命老区临沂市云淡风轻,碧绿深翠,太阳花在清风中招着手红了一路,缓缓流淌着的沂河水在向人们叙说着老区检察官的故事……

这一天,山东省检察院政治部、检察官文联,在这里举办“两学一做”检察文化基层采风活动,全省检察机关的文学艺术爱好者满怀激情来到了临沂这块热土,他们将用手中的笔和镜头书写战斗在执法办案一线的检察干警的精彩故事。

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

添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

……

6月4日上午,临沂市颐正园沂水厅里五十多名检察机关里的文学爱好者整齐列队,随着《红嫂》主题曲的响起,活动的开幕式开始了。山东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政治部主任宋文娟为这次采风活动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临沂市检察院检察长鲍峰代表临沂市检察机关致了欢迎词。

宋文娟在致辞中说:“这次采风活动要坚持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切入点,要用我们手中的笔和镜头书写好革命老区检察机关践行爱党、爱军沂蒙精神和实践宗旨目标的鲜活经验和生动事迹。”

开幕式结束,大家乘坐大巴车前往莒南县山东省人民检察史展厅参观。在那里,文学艺术骨干们看到了山东抗日根据地人民检察制度在莒南的实践和探索历程,以及解放后创建与探索、恢复与重建、改革与创新的检察履历。文学艺术骨干们通过对山东检察史的参观,更加坚定了检察职业的认同感,从而决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信心履行好“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神圣职责。

在共和国第一任检察长罗荣桓的雕像前,宋文娟副检察长带领参加活动的全体党员面向鲜红的国旗庄严宣誓。通过宣誓,大家的心灵受到洗礼,思想经历了升华。具有四十多年党龄的山东检察官文联主席国家森说:“党员宣誓经常搞,从来没有这次让人动情。”文艺骨干们表示:“这次的采风活动不但学习宣传了老区检察机关,而且教育了自己。”

这是多么令人难以忘怀的记忆啊!

大巴车在老区的公路上不停地行驶着。

老区公路边的野菊、蔷薇、太阳花和格式各样的月季花竞相绽放。人面鲜花相映红,绽放的还有老区“检花”。兰山区检察院的“红嫂俱乐部”的女检察官们,她们用老区“六姐妹”当年支前的那颗炽热的心,来服务百姓,做老区人民的贴心人。

笔者了解到,一天的早上,控告申诉科的一位女干警肖娜刚刚上班,就接到一位中年妇女打来的电话:“检察官同志,俺有一件闹心事想请您帮忙解决,我一直想到你们那里去,可俺家里有病人要照顾,离不开呀!”

肖娜说:“大嫂您别着急,请告诉我您的家庭住址,我们会马上到您家里了解情况,好吗?”

这位大嫂告诉肖娜:“俺是义堂镇的,俺叫赵淑英,俺丈夫身患重病,不能离开。”

两小时后,“红嫂俱乐部”里的两位女检察官出现在义堂镇赵淑英的家里。经了解,赵淑英因拆迁补偿与村委发生争执,拆迁补偿款一直未领取。检察官经过多方协调,在不到二十天的时间里,赵淑英就领取了补偿款。后来,“红嫂俱乐部”里的两位女检察官到赵淑英家里回访,赵淑英噗通跪地,泪流满面,长时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还有一件事让笔者动情动容。今年5月6日,一位老人用板车推着昏迷的儿子来到兰山区院,向女检察官哭诉道:“闺女呀,你看我这孩子被人家打成这个样子,你可要为俺做主啊,你们如果不管,俺爷俩就没法活啦!”

女检察官说:“大爷,有话慢慢说。”

经了解得知,老大爷和儿子相依为命,儿子因纠纷被人打成植物人,犯罪嫌疑人被判刑后无力支付赔偿,老人只好靠拾荒为生,现在老人已经是七十多岁的年纪了,生活及其困难。女检察官了解情况后,帮助老人办了低保,并申请民政局救济老人2万元钱。当检察官把2万元钱送到老人家手里的时候,老人哭着对检察官说:“这是您给我这把老骨头的救命钱啊!谢谢啦!”

半天的采访,一桩桩、一件件“红嫂俱乐部”里的事迹一直感染着每一位采风的文艺骨干。此时大家的心中有了这样的感觉——老区无处不飞花,“检花”更比鲜花红!

人人那个都说哎哎,沂蒙山好噢

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沂蒙小调的曲子在不停地唱着,采风活动在不停地进行着。

文艺骨干们在对临沂市检察院党组“以党建带队建促工作”的部署,带领全市检察人员奋力拼搏,各项工作走在前列的业绩有了深刻印象后,为深入采访,驱车到莒南县检察院学习参观。大家看到了莒南县检察院在沂蒙精神传承下的“精彩党建”、“党校检察分校”、“特色未检工作”以及具有老区风格的检察文化,所见所闻让大家眼前一亮,精神振奋,快门咔嚓、咔嚓拍个不停,采访的笔唰唰记个不停。

莒南县检察院派驻大店检察室是一个传承红色文化神经末梢的检察室,检察室里设有询问室、社会实践室、社区矫正室、视频接访室、党员之家、未成年人之家、心理疏导室、调解室、群众诉求服务中心、警示教育室和廉政大讲堂等办公场所,而且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2014年11月,大店检察室干警到筵宾镇齐家庄子村走访了解到,村民班成祥一级伤残,自2009年度就参加了低保,班成祥几年来只领了2100元。检察室干警到县民政局、镇民政所、镇农村信用联社进行调查,发现班成祥应领取的低保金是5212.27元,这钱被该村会计支取后用于该村发放“五保户”的补助金,实际发给班成祥2100元,还有3112.27元没有发放。检察室对该村负责人及会计损害低保户合法权益的错误行为进行了严肃批评,并责令该村将余下的低保金如数交出,并由大店检察室派员退还给班成祥。班成祥老人流着老泪说“检察官是我们的亲人啊!”

采访中笔者还了解到,一天,大店镇薛家窑村村民刘洪强到检察室咨询,他说,自己和本村村民李会保因土地排水问题发生纠纷,把李会保打成轻微伤,公安机关要拘留他,他自己有和解的想法,希望检察室给帮忙解决。受理后,大店检察室立即派员找受害人李会保了解情况,经过耐心细致做李会保的工作,最后李会保同意和解,于是,大店检察室配合大店派出所,将双方当事人约在一起进行调解,最后以刘洪强赔偿李会保医疗费、误工费5000元,双方达成合解,化解了双方的矛盾。

还有郯城县院派驻李庄检察室,他们探索开展的“学校法律宣传站”、“农民法律服务站”、“非公企业法律维权站”三站式服务,深受老百姓的好评。

老区检察官的故事是精彩的,迷人的。老区的人民正像歌词里唱的那样:“沂蒙那个人民哎,喜洋洋……”

正因为老区检察机关的故事迷人,书法绘画爱好者们为此挥毫泼墨,激扬高歌,书写了几百幅凝聚浓郁检察情怀的书画作品。

国家森主席勉励在场的青年干警,题写了条幅:“传承沂蒙精神,做新时期合格党员。”

短短一天半的“两学一做”检察文化采风活动结束了。文艺骨干们站在沂河岸边,望着缓缓流淌着的沂河水,久久不肯离开。这是因为他们在这里得到了红色文化的滋养,收获了激情,提升了境界,积累了素材,也找到了艺术创作与讴歌检察的结合点。

沂蒙山小调仍就响彻耳畔,颐正园的翠竹和银杏向大家伸出了送行的手——

再见了革命老区,再见了蒙山沂水!老区检察官的故事将传遍齐鲁大地,激励着广大检察人员奋发有为,再立新功!

图片来源于文化采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