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 想说爱你不容易

19.05.2015  17:38

   网连中国:全国6大城市“学区房”畸形高价调查

  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成都6大城市采访的结果一致显示:虽有不少家长对高得惊人的学区房价格大吐苦水,但出于“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考虑,家长对于学区房的“求索”仍然一浪高过一浪。

   政策调整有人欢喜有人忧:北京学区房不足10平方要价300万

  升学政策调整后,户籍与学籍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密切。那些原本片区内就有优质中小学的家庭,自然欢欣鼓舞。不过对户籍所在片区没啥名校的家庭来说,“就近入学”是件麻烦事。

  “新政策出来后,学区房房价涨得更快了。”链家地产工作人员小丁告诉记者,北京中关村(11.38, -0.08, -0.70%)二小的学区房去年每平方米才8万多元,新政策出来后已经长到了10万元以上。

  只要是被划进名校学区,一些老旧的楼房、没有卫生间的平房也能卖上大价钱。北京东城区培新小学周边近30年的六层老楼价格已经被炒到每平方米6.5万元以上,比毗邻的、没有划进片区的新楼房,每平方米均价高出2万元。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是北京小学中的“牛校”,周边不足10平方米的平房,要价300万元,中介表示不能还价。 >>

   青岛家长卖大房150万买无客厅学区房 4人挤一间屋

  “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当然希望孩子成功。剧中的‘虎妈’头破血流也要把孩子送进名校,便是出于这样的忧虑。”在记者加入的一个育儿群里,群友“果果妈妈”非常理解“虎妈”近乎疯狂的做法,她的家庭情况与剧中非常类似。

  比剧中的虎妈未雨绸缪,“果果妈妈”在孩子上幼儿园时左右权衡后,打定主意要让孩子去青岛市实验小学读书。“搭人脉、托关系,最终还是一场空,绝望之余唯有买学区房一条路。”果果妈妈说,她们家卖了位于东部的大房子,花了150万买了位于江苏路的一套61平方米连客厅都没有的老房子。为了给孩子腾出一间房学习,家里老人来的时候,经常4个大人挤在一个房间住。>>

   搞定“学区房” 一切就都“妥妥”了吗?

  买学区房却难落户:遇上户口“老赖”咋办?

  无论“学区房”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它的“被热捧”是不争的事实;同样,学区差异可以是人为划分,但学校差异是客观存在。天价学区房被“热捧”,学区房价格不断攀升,背后折射的是教育资源不均衡。对此,多名专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真假学区房之殇:买了房子,孩子真的有学上吗?

  近年来,“无教育 不房产”已然成为购房者与开发商双方的共识。然而,面对各大楼盘形形色色的宣传广告和置业顾问“口吐莲花”的吆喝鼓动下,不少购房者在小心加小心之后,依旧没能幸免于为此而维权的困境。

   想尽办法购学区房 可学生入学之后很不适应 不得不考虑转学

  有的父母想尽办法购学区房进入好小学、好初中,可学生入学之后却跟不上学校的教学,很不适应,甚至不得不考虑转学。这样的案例并非个别,选择学校,不能盲目追逐名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家长不能一厢情愿,忽视孩子本人的意愿。

   是谁制造了疯狂的“学区房”神话?

  根源:优质教育资源在城市空间布局的不均衡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教授认为,一些房子因“傍上”名校而出现价格飞涨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优质教育资源在城市空间布局的不均衡。“这一方面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历史悠久的名校容易吸引更多高素质的教师,以及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投入,另一方面,为了分享优质义务教育资源,有的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向学校赞助钱物,也有的房地产开发商为学校建场馆教学楼,或者捐车捐设备,以便小区划片进入该校。这样一来,好的学校获得的资源越来越多,加剧了这种不均衡。”

   如何让学区房“疯牛”止步

  受访专家认为,学区房怪相的背后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尴尬。李国政说,要走出“学区房”怪圈,需要进一步均衡教育资源,向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加强对薄弱学校师资力量培训和建设,通过与名校共建、教师轮岗等方式提升薄弱学校的教育能力。同时,应取消学校排名等一些容易误导家长择校的评比,营造公平的教育环境。

   国外教育公平如何实现?

  在公共教育资源向弱势群体倾斜方面,一些国家的做法值得参考。韩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推行“教育平准化”政策,即废除名校,统一教科书,统一公立中小学教师工资,中小学生就近入学。日本则在教育拨款方面一视同仁,学校教师定期流动,努力保障无论繁华都市还是山区,都能享有相同的资金、师资和管理。巴西从2003年推出“家庭补助金计划”,定期向贫困家庭支付现金,保障贫困生接受免费教育权利。2012年8月,巴西总统罗塞夫批准“社会与种族配额法”,规定巴西公立大专院校须将其一半招生名额,专门用于招收贫困家庭学生。

  结语:义务教育阶段最重视的就是平等,目前的改革也是为了实现平等,但学区房的高价却阻碍了平等,使得中低收入群体难以让孩子进入好学校。想改变学区房乱象,最好的办法是釜底抽薪,也就是对教育资源的分配更加平等,通过不断调整教育资源的分配,让公立学校的水平普遍提升。同时,还应该支持发展民办教育,让私立学校吸引那些想让孩子受到更多、更好教育的家长,使有能力为孩子投资更多的家长,不去争夺公立教育资源。从而,给每个人不需要拼爹或者拼房的受教育机会,给孩子们一个公平的起点。

中国战疫观察之三:党旗高扬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山东网
绿色中国 加速前行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中国山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