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学科立校战略提升整体办学水平

16.10.2014  10:56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批准新设辽宁大学哲学等29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通知》,鲁东大学一级学科教育学被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这是继2012年成为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后,鲁东大学科学发展的又一重大成果,标志着学科建设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提升。这也是烟台市省属高校首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使鲁东大学成为山东省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11所省属院校之一。

一、“四大战略”成为学校发展的助推器

近年来,鲁东大学紧紧围绕国家和地区改革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实施“学科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四大战略,狠抓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层次,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高水平学科,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产生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办学层次、地位、影响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学校坚持“优化结构、突出特色、强化重点、分类建设”的学科建设原则,根据不同建设目标,整合院(部)、学科(专业)设置,不断加强基础学科,积极发展应用学科,扶持和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加强重点学科(实验室)、重点研究方向、重点学科团队建设,构建富有特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学科体系和优势学科群。在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学位点建设。对二级学院进行分类指导,将办学历史久、学科实力强的二级学院,定位为教学研究型学院,更加重视科研工作,积极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控制和减少本科生规模,承担冲击博士点的重任;将办学时间短、学科实力弱的二级学院,定位为教学型学院,集中力量办好本科教育,适度发展规模,同时积极加强学科建设,努力争取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社会服务功能强的二级学院,积极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讲效益、有特色的教学单位。通过分类指导,学校凝练了学科方向,培育了学科专业,形成了人才培养特色。目前,学校已初步建立起从学士到硕士、博士完备的学位授权体系,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现设有22个学院,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点、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7个科学学位硕士招生专业,6个硕士专业学位招生类别、21个招生专业(领域),76个本科专业,其中教育学等8个普通本科专业列入山东省普通本科第一批招生。学校拥有国家汉语言文字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9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2个,“十二五”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5个;有省级精品课程38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有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十二五”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2012年,学校被山东省确定为首批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单位,标志着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特色兴校战略取得了重大突破。2012年,学校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管理”,标志着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2014年9月,又被批准设立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这是学校科学发展的又一重大成果,标志着学校学科建设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提升。

二、教育学成为学校学科发展的带头兵

教育学一直是学校的优势学科,经过多年努力,现在已具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形成了完备的学士、硕士、博士培养体系,是目前山东省两个教育学博士授权单位之一。高等教育学为省级重点学科,教育学被评为省级建设精品课程,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管理实验中心为省级骨干实验中心。

本学科团队成员结构合理、科研水平高、创新意识强,现有教授11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学位2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指导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       

2012年获批设立“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管理”博士点,成为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本学科依托国家级实验中心与省级实验中心及省级重点学科,拥有司法部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管理研究中心、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管理省级骨干实验中心,在犯罪青少年矫正、问题青少年预防等方向的教学和研究方面,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形成了良好的学术环境。团队成员率先开展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管理的探索,在教育学研究领域形成了独特的研究方向,包括犯罪青少年矫正与管理、问题青少年预防与教育、问题青少年解教与帮扶,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团队先后承担相关课题多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共17项。在《教育研究》等CSSCI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10余项。

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将成为高水平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中心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博士后人才队伍,加快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和学科建设的重要平台。依托学校“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管理”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在国家废除劳动教养制度、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对于培养高层次人才具有战略意义。“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管理”是一个以教育学为主、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的研究领域,招收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博士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能够支撑该项目多出成果、培养国家特殊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另外,山东省是经济大省、教育大省,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只有一个,济南以东(整个胶东地区)没有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在鲁东大学建立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符合区域发展和布局需要。学校获批教育学科研流动工作站,既是对学校前期“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管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工作的充分肯定,也对今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成后,将承担着培养教育学高水平人才和科学研究的任务,将成为教育学高水平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中心。学校将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各项管理制度和要求,建立完善我校博士后工作规章制度,做好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和培养工作,加强博士后工作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博士后人才做出应有贡献。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设立,为进一步加强鲁东大学学科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扩大学术交流等构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对推动学校学科建设,促进学校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有益于进一步优化学校的学科布局,构建本科、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的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有利于提升学校科研实力,促进站内的学术交流,增强教育学的科学研究水平,保持科研中心的地位,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科研实力;有助于学校进一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同时也为学校补充师资和科研人员队伍提供了重要来源。(鲁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