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派技术警督:凭石头线绳粥皮破案

30.10.2014  17:49

  人物档案
  王文,47岁,四川警察学院副教授,一级技术警督。
  个性言语
  刑事侦查技术工作是“绿叶”角色,干起来不容易,却有乐趣。
  第一印象
  开朗、健谈、风趣、思维敏捷。
  “我读大学可不是奔着当教师来的。”调入四川警察学院之前,王文已有10年工作履历,从山东青岛海边转回内地”。如此命运转折,并未荒废王文在大学所学的应用化学专业。依王文评判,警院工作与所学专业基本“无缝对接”,只是未料到当教师,更未料到初入警院跟二十岁出头的小青年早出晚归地培训。回想年逾而立参加培训的那些日子,王文喟叹说,“真不容易,但也让我感受到了警察的神圣使命”。
  一块石头
  入警院工作不久,王文受学院委派,前往成都市公安局锻炼。
  夜深时分,临街一家店铺失窃报警,王文跟随刑侦技术民警前往案发现场,看到那家店铺金属卷帘门未关,店铺窗玻璃被砸碎,经过仔细勘查,案发现场没有几乎没有提取到任何有破案价值的痕迹,包括指纹、脚印,只有嫌疑人用来砸玻璃的一块石头。
  尽管那块巴掌大的石头没引起旁人的注意,但却激活了王文的逻辑推理。
  古代不乏审石断案传奇,举凡包公、郑板桥、海瑞,民间均有口耳相传,流传至今。
  王文当然不能将此案疑石“五花大绑”置于什么公堂上,再满街鸣锣招民众观审。他默默地盯着眼前这块石头,左端详、右端详。
  “这块石头怎么来的?”王文细细观察过失窃店铺所处位置的邻近环境,涉案疑石不可能取自店铺近旁,临街两边也不存在这种可能。再观疑石,石头表面长有青苔,说明它曾身处阴暗潮湿处。王文扩大搜寻范围,走到街拐角看到有个水龙头,看到水龙头近旁地面上有个凹坑,拿着疑石与凹坑比对,恰恰吻合,确定疑石取自这里。接着,令人欣喜的线索浮现,就在这水龙头前,办案技侦人员取到了两枚清晰的脚印……
  一根线绳
  一名幼女被人强奸后杀害,警方锁定犯罪嫌疑人并将他抓捕归案。尽管嫌疑人交代了犯罪经过,但警方没能掌握确实充分的证据,仅凭嫌疑人口供难以将案件移送起诉。
  涉案的惟一重要物证—— 一根线绳,送到四川警察学院物证鉴定中心。
  “办案单位根据嫌疑人交代,从嫌疑人家中找到一根线绳,想鉴定这根线绳是否与嫌疑人在涉罪现场遗留的线绳一致。”
  王文得知,嫌疑人曾交代称作案时身上带有线绳,准备用这根线绳捆绑被害幼女。
  鉴定难度实在太大——能否将这一物证明确指向嫌疑人呢?
  王文告诉侦查人员必须将嫌疑人家中所有相类线绳找到。结果,侦查人员取到了嫌疑人装混合肥料的口袋。
  王文运用微量物提取技术验证:嫌疑人多次使用过他携带到作案现场的那根线绳上的附着物,与装混合肥料口袋的附着物一致。警方依据这一鉴定结论成功移送起诉该案。
  一片粥皮
  一对夫妻怀疑有人投毒报警。
  警方调查得知,这对夫妻中的女方为二婚,前夫是重度残疾人,她和新婚丈夫与前夫共住一处是为了照顾前夫。那天,夫妻俩在家中饮下自泡的药酒,酒后感到身体极不舒服,丈夫怀疑妻子前夫投了毒。
  办案单位侦查员将夫妻俩那天在家中喝下的药酒送到四川警察学院物证鉴定中心检验,酒里发现有农药残留成分。侦查员还端来一盆夫妻俩当天中午吃剩的米粥送检。王文发现粥盆边缘有些白色粉末,经鉴定是一种毒物,与药酒里的毒物成分一致。
  让王文疑惑不解的是,粥盆边缘的白色粉末显然是撒落的,米粥里显然应该有同样成分,但无论怎么检测、反复检测多次,硬是没提取到任何毒物成分。
  “我这个人有个长处是不认死理,最怕把自己陷进去。”依王文的习惯,遇到难解之事,不妨放一放,再重新思考思考。
  嘿,“放一放”之后,果然有了破解妙想——“中午”、“米粥”、“热粥放凉”、“粥皮儿”——吃粥人有没有不吃粥皮儿的习惯呢?
  侦查员按这一思路回到那夫妻俩家翻找垃圾,居然捡出那天被夫妻吃粥时丢弃的粥皮儿,并从中检测出毒物成分。
  说到这里,王文嘴角泛起一丝微笑,“我读大学时非常注意全面学习”。
  王文在大学学习的是应用化学,他同时兴趣盎然地钻研了机械制图、美学、电工、心理学、行为科学等诸多专业之外的内容,这对他如今从事司法鉴定“不认死理”、多角度攻克难题,奠定了良好基础。(杜萌 马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