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县“一岗双责”提升德育育人内驱力

12.01.2015  12:37

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充分利用校内外德育资源,寓德育于学校教育之中。宁阳县明确教师实行一岗双责,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机制,把德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 

一、转观念,提认识。宁阳县自确立教师“一岗双责”和全员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的育人理念以来,各学校从根本上实现德育工作的“生产方式”转变,适应学生自身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需要。葛石镇沙卜完小提出的自信教育特色,完善了德育机构规章制度,规范少先队队伍建设管理,建立健全了以少先队为主体的德育教育组织机构,形成了“自信、自立、自强”的德育特色。蒋集镇吕庄小学、小胡小学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契机深入开展了以“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为主题的活动。蒋集镇中心小学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加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细节管理,打造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特色,努力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使学校的一草一木都能育人。宁阳特教中心通过召开动员大会让全体教师认识到导师制是学校在新时期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注重学生个体化教育的新举措——是“人人育人、时时育人、事事育人、处处育人”的大德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并通过阶段性成果展示真正让全员育人导师制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师生幸福指数。

二、“”字先,深完善。宁阳县中小学所有的任课教师,行政人员和后勤人员齐上阵共同探讨全员育人理念,通过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教育和感染了周围的学生。鹤山乡中心小学、王卞小学实行领导值班制:值班之日,从早到晚,全程陪护,狠抓常规,用严格的监管促行为习惯的养成。华丰镇中心幼儿园、蒋集镇大槐幼儿园开启了新型德育模式,从生活中的“小文明,小礼仪”出发,从生活中的小事启发幼儿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宝宝。宁阳县第二小学遵循“一笔一划写好字,一言一行做好人”的德育理念,逐渐形成了“171”德育工作模式凸显矿山学校这一特色。东庄镇山阴完小提出“德育即活动、活动即德育”的生态德育思想,引导学生全面参与、体验、感受德育活动,培养学生自主、自觉、自愿、自律的的道德行为。蒋集镇添福明德小学建立了以责任教育为主题,以星级评价为主线,以值周制度为主体,以诚信评星课为载体德育教育的新模式以达成全员育人。

三、拓渠道,重实现。宁阳县要求各学科科任教师组织参与学生的各种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和社会实践活动,更要求各级干部拓展社会视野,在设计、规划、从事教育活动时把握时代脉搏,适应时代形势,有效调控对学生所可能产生的积极的以及消极的影响并对此切实负起历史的和社会的责任。宁阳实验中学的老师们通过和学生一起的交流和合作,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用自己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伏山镇中心小学实施“1加1”工程,每位教师除教学本专业的一门课程之外,再根据个人专长申报开发一门校本课程。华丰镇中心小学以“养成良好习惯,发展兴趣特长,提高综合素养”为育人宗旨,各种学生社团为学生提供了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舞台,使学生在活动中更加亲其师信其道。蒋集镇彩石小学经常开展说说家乡的山和水,忆忆家乡人等教育活动。宁阳二十五中认真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放手让学生参与评议学校工作,评议课堂教学;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宁阳十一中重视社会实践对磨练学生体魄和意志的重要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到镇敬老院、奶牛养殖场等基地进行实践,为素质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伏山镇白马小学暑假举办了“七彩夏日·快乐成长”免费夏令营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树立了更高的理想,在白马小学校园里播种下了梦想的种子。

四、强建设,优环境。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宁阳县要求创建和谐校园,把学校建成适宜学生成长发展的“生态系统”,用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点缀校园文化,使校园成为育人的第一阵地。宁阳实验中学聘请山东省儒风文企为学校校园进行了整体设计,加强了学校文化建设,优化了育人环境。伏山镇中心小学在校内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积极诱发孩子们的文明意识,大力开展了德育环境精品化建设。东疏中学重新诠释了校园道路、建筑、景观的寓意,在显著位置制作了路标,将主要道路的含义和“二疏苑”、“慎独石”、“五育环”、“艺馨园”等别致景观的意义呈现给学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宁阳二十五中以感恩成长教育为主题,精心打造“感恩山”、“感恩湖”、“感恩长廊”、“感恩墙”形成了学校独特的感恩文化。南许中心小学充分宣传许国烈士精神,把许国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南许特色的德育品牌---“爱心”教育。宁阳二十四中重视环境育人,进行了“三线六点“德育隐性课程的开发,主要突出“美、启、爱、导、净、实”。

五、制课题,深研究。宁阳县中小学结合本校的特点和实际,研究全员育人的重点内容、途径和方法,如县实验中学的《宁阳实验中学做人教育实施策略研究》,十二中的《“四进式”新道德教育推进策略的研究》;结合学科教学,研究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挖掘教材内容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如实验小学的《“在阅读经典中引领学生成长”教育模式研究》、金马中心小学《在《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的模式研究》、磁窑实验小学的《学科道德教育的实施策略、方法与原则研究》;结合班级、学生群体或学生个人的特点,研究学生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解决对策,如泗店镇大孟小学的《农村小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研究全员育人评价机制的完善和学校德育课程的开发、建设,如第八中学的《新时期家校共育途径、策略与方法的研究》,第二小学的《矿区小学感恩教育的实施研究》。以此为题材申报宁阳县新道德教育课题78项,并均申报结题。(泰安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