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17家医院试行省直社保卡跨院就医

08.01.2015  17:34

   17家 医院 试行省直社保卡跨院就医

  在方便病人就诊的同时,探索打破 医院 间“信息孤岛”

  日前,山东省省直社会保障卡作为医疗就诊卡“一卡通”的就医模式在省城17家 医院 试点。该模式将给就医环境带来哪些改变,患者将享受哪些实惠,模式是否还有改善空间,推广的阻碍又在哪里?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参保患者只需持省直社保卡,就可实现在不同定点 医院 门诊挂号、就医和费用结算。专家表示,社保卡就医带来系统的优化与融合,在方便病人就诊的同时,也成为打破 医院 间“信息孤岛”重要的一步。

   一卡通用患者尝到了“甜头”

  “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临时看病还得再补办一张就诊卡。现在省直社保卡走到哪家定点 医院 都能全程通用,方便多了!”2014年12月18日,在山东省中 医院 东院取药窗口,73岁的王大爷说。他在省中 医院 的就诊卡就有4张,再加上其他 医院 的,攒了近10张。

  在试点 医院 中,山东省立 医院 东院、山东大学第二 医院 、山东省千佛山 医院 等,门诊挂号费可直接通过省直社保卡扣除,不必再单独收取。其中山大二院、省立 医院 东院绕开窗口实现诊室挂号,省中 医院 还在自助查询机上实现了省直社保卡信息的直接读取,患者可持省直社保卡自行查阅、打印自己的检验结果。

  此前,各家 医院 就诊卡用卡方式和功能不尽相同。有的仅是挂号工具,没有储值功能;有的可充值,医生直接划卡结算,但就诊卡余额无故丢失的现象偶有发生。“省直社保卡‘一卡通用’,不仅避免了重复办卡和反复充值的麻烦,也增强了患者资金的使用安全。”省立 医院 东院医保办主任孙红梅表示。

  此举也为 医院 、患者节约了一部分成本。省中 医院 医保办主任潘莉说,2013年我省门诊量高达6亿人次,一张就诊卡工本费约为1—2元,一般由患者承担。

   省直社保卡比身份证更能代表“身份”

  省直社保卡如同一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比身份证更能代表“身份”。“诊断高血压,开具药物硝苯地平,用药天数14天,剂量28片,剂型控释片……”去年12月18日,省交通 医院 副院长吕涌涛向记者展示一条社保卡患者就诊记录。患者门诊上的疾病诊断、处方开药、检验报告等既往信息,医生可以随时调阅参考,确保诊断准确。

  由于大夫的用药习惯、观察结果的差异,不同 医院 的医生可能会开具药效相同的药。“使用省直社保卡就诊之后,我们能够查阅到最少一个月之内的用药情况,避免一些患者到多家 医院 重复开药、恶意开药,督促医生合理用药。”山大二院医保办主任臧索洁说,这种模式也提高了 医院 的工作效率。

  此前, 医院 间多年“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就诊信息不互通,使“信息孤岛”困境成为医疗信息化发展的瓶颈。省直社保卡的通用,使就诊信息的跨院共享成为可能。孙红梅告诉记者:“ 医院 间的信息共享,让患者避免重复化验, 医院 减少人力投入和设备使用的浪费,内部秩序的管理也得到优化,医保基金的流失也有所遏制。”

   医院 间诊疗信息互通仍存在“围墙”

  目前,我省省直社保卡仅在门诊初步实现就诊信息的共享,暂未向住院放开。能否在住院方面实现患者诊疗信息跨院互通,仍值得关注。

  “由于省直社保卡不记录住院信息,参保患者住院,大都需要2张卡!”孙红梅向记者介绍,除了省直社保卡,参保人员住院还须持有本 医院 的就诊卡,但这也只记录患者在本院的住院及治疗情况。患者到另一家 医院 再次入院时,无法获得上次住院的具体信息, 医院 间仍存在“围墙”。孙红梅说,期待住院复制门诊“一卡通”模式,通过省直社保卡就能查询不同 医院 住院期间的用药明细、费用明细、出院结算等情况,过度医疗问题也有望得到一定的遏制。

  据了解,上海市早在2006年就启动“医联工程”,该平台与各所辖 医院 的电子病历系统联网衔接,实现跨 医院 的患者电子病历、医学影像等临床诊疗信息的共享,这给山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记者 单青 实习生 张琳 丁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