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寒潮里的温暖坚守 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23.01.2016  14:35
挑战45年来最低温是一种什么体验?这座城市里,有那么一群人,在用坚守岗位这一实际行动告诉你答案:全市1300余名交警全部停休上岗;巡线员“手脚并用”日行10公里山路保供电安全;环卫工扫街近十小时累到抬不起胳膊……

   

   

   

   

  22日,供热抢修人员、快递小哥、环卫工、卖烤地瓜的老太、供电巡线员等顶风雪、冒严寒,用坚守温暖我们的城市。

   

  22日,24岁的快递小哥朱忠冒雪送快递。 记者张勇 摄

   

  韩芳氏在寒风中卖地瓜记者张刚 摄

   

  工作人员在街头劝说流浪女(左一)进入救助站避寒记者郭尧 实习生刘玉乐 摄

   

  环卫工人在建设路上抛洒融雪剂 记者郭尧 摄

   

  22日,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王凯与刘健检查线路的积雪情况。 记者张刚 摄

  挑战45年来最低温是一种什么体验?这座城市里,有那么一群人,在用坚守岗位这一实际行动告诉你答案:全市1300余名交警全部停休上岗;巡线员“手脚并用”日行10公里山路保供电安全;环卫工扫街近十小时累到抬不起胳膊……这座城,也正因为这份“坚守”散发着热量,暖意直抵人心。更冷的寒还在路上,但我们不怕!

  【他们,为了家人在战寒】

  “”了6小时的停车收费员:

  不舍得请假,挣钱为闺女有个好未来

  22日中午,雪下得正欢。50岁的李萍(化名)坐在马扎上掏出包子低头吃起来。“有点凉了。”她从随身携带的水壶里倒出一壶盖热水,吹了几下一饮而尽。

  李萍是经四路附近一处室外停车场的收费员,负责看管近30个车位。此时,包裹严实的她已在马路上工作了近6个小时,唯一的取暖方式就是来回走动,“今天格外冷,手脚早就冻麻了。

  李萍负责的区域长约百米,忙的时候,她来回奔跑。“不光收钱,还得指挥他们停车。碰上技术一般的,得给挑好停的车位。”她说,所有车位都停满后,她也不能闲着,“隔一会儿就得转悠一圈,收了钱就得负责,得看好了。

  不管刮风还是下雪,李萍始终坚守岗位,有时有个头疼脑热啥的,她也不舍得请假。她说,丈夫也在外打工,两人前不久刚看中一套房子,得花钱。“能多挣一点是一点。”虽然辛苦,但她从不抱怨,因为女儿,“我闺女在北京上大学,我挣钱都是为了她,一想到她能有个好的未来,我再苦再累也值!”她拒绝了记者劝她天冷回家休息的建议。“那哪行啊,有人停车我就得来,再说也不能随便空岗。

  冒雪抢修管道的施工人员:

  舍不得穿新棉衣干活,那是儿子给买的

  22日下午3点左右,纬十二路和谐广场附近,由于有中水管道发生漏水,施工人员冒雪抢修。55岁的庞师傅就是其中之一。

  “我是秋收后来的,估计腊月二十左右才回家。”庞师傅老家在聊城茌平,农闲就到纬十二路工地上做点零工。天气虽然寒冷,但他戴着毛线帽子,穿着手套和棉衣,干起活来也没感觉多冷。

  庞师傅说,他的儿子在济南一家快餐店做厨师,距离纬十二路工地步行20分钟就能到。21日晚上,听说未来几天要降温,他就去看看儿子一家,没想到儿子还给他买了新棉衣,但他不舍得穿,“现在干活穿新衣服容易弄脏了,我准备回家过年时再穿。

  3顿吃在路边的六旬老太:

  不想给孩子添麻烦,摆摊挣了自己花

  22日下午4点多,凤翔街东头路边,身裹棉袄、棉裤的67岁老人韩芳氏在路边冻得左右挪脚,一旁几乎是她所有家当——一个遮阴棚、一个烟柜、一个烤地瓜炉以及锅碗瓢盆。她每天6点出摊,一天三顿都在路边吃,晚八九点收摊,所有家当堆路边,回家也只是睡一宿觉,一年365天重复如此,“我有一儿一女,不想给孩子添麻烦,摆摊挣了自己花。

  “卖烟和地瓜,一天能挣30多块钱。”老人称,“喝水就去对面迎仙泉打水,吃馒头就在这和面用炉子蒸,上厕所就让熟人给看着摊子。”锅碗瓢盆、菜和面以及几只鸡,都是周围邻居送的。一旁的饭橱里,只有半盆酱油拌萝卜丝。她22日的3顿饭,一模一样,都是稀饭就萝卜丝,路边吃。

  “老伴去年去世。女儿家住泺口,夫妻俩生活都很难。我和儿子住一起,他给人送外卖,还要养孩子,不为难他们。”老人笑称,虽然从没买过新衣服,但别人送的穿也穿不完。天气好时,一堆老人会来陪自己摆摊聊天。

  老人的女儿每天中午到路边陪自己做饭,“女儿是为了让我好好吃饭,至少炒个菜。她今天没来,一早给我打电话,让我早点收摊回家。

  【他们,为了你我在战寒】

  希望市民理解的快递小哥:

  结冰路三轮跑不动,只能背着包裹步行

  22日,寒冷天气如约而至,11点左右,市民冯女士拿出手机登录“饿了么”,本想叫个外卖,却发现自己经常吃的那几家店都显示“商家休息”,她翻了半天页面,发现停止外卖业务的商家不在少数,坚持营业的外卖商家起送价也比较高,多数得四五十元。

  外卖商家可以自主选择营业还是歇业,但快递小哥们可不行。尽管冰天雪地,他们仍然穿梭在大街小巷。负责济南市中心片区的顺丰快递小哥廖先生说,这几天他们还得照常上班,而且每年的腊月中旬到春节前,都会迎来一波快递高峰,更不能休息了。不过这样的极端天气,的确带来极大的不便,三轮车跑不动,效率明显慢了。

  “如果碰到上坡路或者结冰的道路,只好将车子停在路边,背着快递步行前往目的地,回来再骑车子。这样一来,原来1小时能送完的件,如今2小时才能送完。”小廖说,他所负责区域位于市中心,人口密集,主要干道都撒了盐,影响还算小一些,那些偏僻地区更不好送,每个人负责的范围相对更广,两个目的地距离较远,还希望市民能理解。

  坚持不撤的报摊摊主:

  老熟客买完菜,还得来咱这儿买报看

  “来份报纸。”一个骑车的男子停在堤口路中段一报摊前,摊主孙女士麻利地从报摊架底下抽出报纸,“怕被雪打湿了,一直放在底下藏着呢。

  22日上午10点多,气温已降到了8℃,许多露天商贩已歇业回家,在堤口路中段附近,仍在坚持冒雪营业的只有像孙女士一样的几家露天报摊了。

  “冒着大雪出来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孙女士说,报纸具有时效性,为了不让这些报纸过期烂到手中,她还是早上5点多就起来,赶到发行站领了报纸来卖。而她在风雪中坚守卖报的另一个原因,还是为了不少老熟客,“他们骑自行车买菜后,路过报摊都会买一份。

  爱居民如家人的社区居委会:

  怕九旬独居老人吃不上饭,买来送上门

  “外面下大雪,我没法出去,居委会特地给我送来好几种蔬菜,对我照顾得可好了。”22日,工人新村南村西社区52号楼2单元居民、95岁独居老人杲羡华说。南村街道西区联合党委书记田象霞说,下大雪天气降温,社区居委会对辖区的独居老人进行了家访,看看家里冷不冷、帮助打扫下屋子、买买菜等,同时陪老人拉拉呱。

  22日,位于泺河社区的历下老年公寓,院内,清扫的积雪堆在路边,清理出的路面给工作人员带来不少便利。“今天一早7点多,东关街道办事处主任就来到公寓,询问老人身体和公寓供暖情况,不到几分钟,办事处和泺河社区居委会的近十名志愿者就来帮着扫雪。”公寓负责人宋烟霞说。

  【他们,为了城市在战寒】

  和雪“”上了的环卫工:

  凌晨出门晚上加班,扫到抬不起胳膊

  高架桥和主要干道有机扫车进行清雪除冰,但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只能靠人工。22日下午2点多,建设路建宁路路口,环卫工卢桂丁和刘元芳两口子正奋力推着推雪板,将自行车道上已经被踩实的积雪一点一点清理出来。“早上4点多,刚下雪的时候就开始干了,可是雪下得太大,根本清不过来,到了下午,成了这个样子。

  刘元芳说,从早上上班到中午休息,两口子只在12点多回家吃了口饭,就接着出来干了。“现在不敢抬胳膊,两个上臂特别疼,估计明天就抬不起来了。”刘元芳说,“我们两个人负责的路段有200多米,道路两侧加起来就是将近500米,全靠我们俩人工清雪。

  卢桂丁说,22日下午任务最重。“明天还要继续降温,如果今天下午不清理完,晚上气温继续下降,23日清理起来就更麻烦了。估计今天晚上又要加班了。

  道路上还有另一群人在保障着行车安全。21日晚,交警和城管等部门进行对接,同时要求全市1300余名交警全部停休,将更多警力投放到路面上,以保证道路畅通。

  保供电安全的济南供电公司巡线员:

  “手脚并用”日行10公里山路,睫毛结了冰

  凛冽的北风裹着雪花呼啸而过,树顶的积雪簌簌落下,22日上午的千佛山罕见人迹。在北风和大雪主宰的山间,刘健和王凯一前一后互相搀扶,艰难迈步向山顶。他们是济南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专工,正在巡检110千伏隆山线。为应对此次寒潮天气,济南供电公司提前制定了应急预案,安排值班1708人次,确保供电安全稳定。

  睫毛上的积雪结成了冰,两只耳朵通红,鼻涕沾在鼻尖垂垂欲滴,拿着望远镜的右手不住抖动。上午10点,刘健正在观察铁塔上的线路。“刮风线路会舞动,主要是看看接口处有没有异常情况,再一个就是看看线路有没有结冰。”他说,隆山线担负着舜耕路附近片区的供电任务,辖区内有山东大厦等多个重要部门和机关单位。“两会”期间,供电安全稳定异常重要。

  检查完一个节点,他们拿上工具继续上山。中午12点40,经过4个小时的巡查,上午的工作告一段落。王凯说,他们这一天要巡查5公里的线路,而这5公里全是山路,“直线距离是5公里,实际要走10多公里,像这种天,坡陡路滑,基本就是‘手脚并用’”。

  刘健和王凯在山上艰难前行的同时,山东大厦院内,济南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的专工岳滨正跟同事一起检查环网柜。“我们7点就到岗了,这种恶劣天气下全天不间断巡查,确保‘两会’期间安全稳定供电。”他说。

  据了解,为应对寒潮天气,21日上午济南供电公司就召开了调度会,成立了公司领导、部门、车间班组三级包保体系,建立了重点区域、重要设备和重要部位(客户)巡查机制。21日起开始对重要的81个片区,239条线路,832个台区设备测温、测负荷。寒潮期间,92处营业窗口实行“无午休、无周休”制度。对323台自助缴费终端、3015处社会代收网点每日巡检。

  此次,济南供电公司共计安排应急值班1708人次,市公司安排两个梯队应急抢修队伍,第一梯队368人,应急车辆58部;第二梯队167人,应急车辆26部。各县公司共安排应急抢修队伍1096人,应急车辆112部。准备备品备件253种,23356件。

  延伸阅读 Boss级寒潮真的来了

  大Boss,能不能放个“低温假”?

  22日早晨,对于不少上班族来说是难熬的,再冷的天也得抓紧去上班。在这种特别寒冷的日子里,老板,能不能给放个“低温假”?

  “单位制度在那摆着,老板没发话,谁敢不去上班。”济南市民梁女士说,她所在的单位去年还放过两次“高温假”,不过“低温假”却是闻所未闻。记者从市劳动监察部门了解到,济南市每年都会根据上级要求,严查高温天气违法用工行为,而对于低温天气,目前并没有检查细则。对于“低温假”,也没有相关法律法规予以明确。

  此外,有网友呼吁上班发放“低温补贴”。济南市劳动监察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高温补贴制度可以说日渐完善。譬如规定企业不得以发放茶叶、清凉饮料等物品代替高温补贴。相比之下,低温天气下对于劳动者的保护办法并不细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最低工资规定》第十二条规定,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中班、夜班、高温、低温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然而,低温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是有明文规定的,但是没有具体的细则和惩戒的办法,在劳动监察时也缺乏执法依据。

  “过热、过冷天气都会对劳动者尤其是户外劳动者产生一定损伤。”山东新亮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新亮说,冬天有采暖补贴、夏天有高温补贴,这些措施的实施,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过热、过冷天气下劳动者的权益都需要保护。“我认为制定低温天气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办法确有必要。” (作者:王倩 曹莫 李永明 赵璐 卢明 曹茜 陈延鹏 柏凌君 刘杰 孙锋 李焜染 翁利丹)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
山东旅游景点娱乐场所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
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日前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旅游景点和山东省新闻
山东:排污企业有了“环境健康体检报告”
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智慧监管系统日前上线试运行。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