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水带动大产业——沂水县2013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建设纪实

28.04.2015  17:39

  “坡上这三亩半地,以前就是望天田,只能种植花生等耐干旱作物,一年纯收入也就四五百块钱。现在政府免费给通上了小农水,我们才敢种上这效益高的苹果。”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大赵家屯村村民赵子伟一边浇地一边高兴地说。老赵的地就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长虹果业园区,该园区约有5000亩的种植规模,全部种植了矮砧密植苹果,到了盛果期后果园亩收入就要数以万计。这是2013年度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实施后,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沂水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近87%,多年来平均降雨量仅为760mm,且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属严重工程型缺水地区。而全县现有灌溉排水设施大多建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普遍存在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等问题,服务农业和抗灾的能力日趋减弱,农田灌排‘最后一公里’问题日益突出。为弥补农田水利建设特别是山区小型水利设施历史欠账多、建设相对落后的“短板”,2012年,通过竞争立项,成为全省第三批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之一。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的争取,正式拉开了该县建设小农水工程的帷幕。 

  小农水工程建设离不开资金保障。县委、县政府在县财政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压缩机关办公开支、向上级争取资金等方式,每年为小农水重点县工程配套资金500万元,有力的促进了全县农田水利建设的顺利进行。该县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积极加大支农资金的整合力度,仅2013年度整合水土保持重点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等支农项目3个,整合资金达1972万元。 

  工程建设,规划先行。该县通过报纸、电视、张贴标语、发放明白纸等形式,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先后发放明白纸1万余份,做到小农水工程建设家喻户晓。水利部门积极加强与项目区乡镇的联系,搞好衔接,深入项目现场,采取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受益群众意见,在此基础上,完善工程布局,提高设计标准,注重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村土地流转规划相衔接,确保项目因地制宜、设计科学、投资合理、布局美观、群众满意,做到接地气、听民意,不搞花架子工程。 

  工程建设过程中,该县始终把质量监督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严格落实以“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为主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质量保证制度,施工技术人员常驻工地,严把原料、配比、施工、检测、验收“五道关口”,明确了建设、监理和施工等单位的权利、义务和职责,防止出现人为因素的随意性,发现不符设计要求的坚决返工,保证工程质量,确保项目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进度,倾力打造精品、亮点和优质水利工程。2013年度工程共完成投资2273.17万元,新建泵站31座,配套机电设备31套,安装变压器18台套,新建维修蓄水池17座、塘坝8座、拦河坝8座、大口井9眼,铺设管道142.3km,建设风光互补发电提水工程1处,土壤墒情及雨量自动监测系统1处,工程质量全部达到优良等级。       

  “鼠标轻轻一点,三十里泵站、大赵家屯泵站、南王岭泵站就自动工作了,群众可以根据土壤墒情有选择的进行灌溉”。走进沂水县四十里堡镇三十里堡村节水灌溉自动化控制室,坐在电脑前的工作人员高兴地一边演示一边说,电脑屏幕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蓄水池的需水量等数据信息。该县积极推广新技术,全部采用管道灌溉、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形式,应用风光互补发电提水灌溉、土壤墒情、自动控制阀、PE闸阀井等先进技术,先后建设了风光互补发电提水蓄能泵站1座,土壤墒情、雨量及泵站自动化监测控制系统1处,发展喷灌工程200亩,所有泵站均采用变频控制新技术,不断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与整体品位。 

  小农水重点县工程竣工验收后,该县统一将产权移交到所在农民用水户协会进行管理和维护,落实管护责任。同时,各项目村按照本村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村水管员的作用,对工程设施进行管护,落实管护责任人,真正做到设施有人管、责任有人负。由于小农水工程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尝到了小农水带来的甜头,充分调动了群众管护设施的积极性,提高了使用效益,形成了良性互动。“我们村群众自掏腰包,自己拿钱,自发的将地头小农水给水栓进行了二次防盗水加固,防止了人为破坏。”四十里堡镇南旺岭村水利员王寿长说。该县为切实拓宽项目筹资渠道,鼓励支持农民按照“一事一议”政策筹资投劳近30万元,激发农民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的热情,保证了工程效益长期发挥。 

  实施小农水工程解决了灌溉水源后,过去“无人问津”的旱山头变成了“香饽饽”。四十里堡镇恒河农场就是依托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的实施,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农场建设等政策有机结合的“活样本”。四十里堡镇恒和农场建于2013年,一期投资460万元,流转土地达1000余亩,先后完成了土壤改良、路网改造、电网架设以及看护房和围栏建设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任务,主要经济作物包括苹果、白腊、茶叶、核桃、紫薯、樱桃等,紫薯等农产品远销辽宁、吉林等省。 

  沂水县在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与国家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农场建设结合,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真正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的目标。2013年度工程实施后,项目区年新增节水能力271.40万m3,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93万吨,年增加经济作物产值473.80万元,年新增供水能力174.60万m3,灌溉保证率提高到75%。全县可新增、恢复节水灌溉面积2.2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75.1%,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重提高5.7%,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重提高4.4%,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84。

刘兆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