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中小城市试点名单:枣庄平度等要"长大"

24.01.2017  20:43
  



  记者 杨学莹

  1月23日,省政府办公厅公布新的中小城市试点名单和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经过推荐、评选,省政府确定枣庄等8个城市为大城市试点、平度等15个市(县)为中等城市试点、桓台等15个市(县)为I型小城市试点、章丘市刁镇等10个镇为新生小城市试点、商河县玉皇庙镇等30个镇为重点示范镇;确定将平阴县玫瑰小镇等60个小镇纳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新的中小城市,培育的目标是什么?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设立新的中小城市试点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143号),我们来畅想一下吧:

  枣庄等8个目前城区人口50-100万的中等城市,到2020年培育成为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

  平度等目前城区人口20-50万的Ⅰ型小城市,到2020年培育成为50万人口以上的中等城市;

  桓台等目前城区人口20万以下的Ⅱ型小城市,到2020年培育成为20万人以上的Ⅰ型小城市;

  章丘市刁镇等非农就业达到75%的镇,培育设立镇区人口超过10万人,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的新生小城市;

  商河县玉皇庙镇等30个镇,培育成镇区人口超过5万人,地方财政收入超过5亿元的重点示范镇,进行小城市试点。

  



  这些城镇,2020年会变成什么样呢?我省对它们的试点要求是:

  到2020年,试点城镇在中小城市转型发展方面取得成功经验,促进全省大中小城市布局形态更加优化,城镇体系更加完善,风貌特色更加突出,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经济实力持续增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产城融合度高,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分别比2015年增长50%、60%、60%以上。

  ———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城镇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更加健全,各类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覆盖全,均等化程度高,职住相宜,集聚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增幅均超过全省平均增长水平。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环境保护治理力度明显加大,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下降,节地、节水、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指标明显提高。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形成清洁绿色、碧水蓝天、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

  ———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城镇管理信息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完善,人文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高。

  为了支持这些城镇发展,我省给出了一系列政策,可谓“要地有地,要钱有钱”。省每年安排一定数量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给予奖励,优先支持新生小城市和重点示范镇。省级统筹城镇化建设等资金,积极支持新生小城市和重点示范镇建设,设区市也要针对所辖试点城市出台财政支持政策,筹集相应资金予以扶持。有条件的要探索建立镇级财政金库,实现财力分配向新生小城市和重点示范镇倾斜。在镇辖区内产生的土地出让金净收益、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费等非税收入,现属设区市以下部分,除按国家和省规定有明确用途外,要重点用于新生小城市和重点示范镇建设。

  还有融资创新和产业扶持。鼓励省级城镇化投资引导基金参股基金加大对试点城市建设的投入力度。支持有条件的试点城镇设立城镇化投融资平台。建立省级产业转移引导奖励机制,支持国家和省重点项目布局、大城市产业转移向试点城镇倾斜。支持重大工程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将符合条件的重大建设工程优先列为省级重点项目。利用外资项目优先在各类招商活动中进行重点推介。

  简政放权。赋予新生小城市县级管理权限和重点示范镇相应县级管理权限。扩大县级发展自主权,整合资源配置,增强对资金、技术、人才等关键要素的支配权。城市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和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等有关政策适当向试点城市倾斜,推进相对集中行政执法权向新生中小城市和重点示范镇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