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20台小戏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展演

26.09.2014  12:23

 

“小戏的形式灵活,内容感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9月23日晚,60岁的吴明陪家人观看了全省优秀小型戏剧展演,她告诉记者:“无论是五音戏《英雄铁山》,还是山东梆子《招魂儿》,小戏故事贴近生活、贴近现实,感动得我多次落泪。”

  当晚,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老百姓最喜爱的戏”——全省优秀小型戏剧新创作剧目展演,在济南历山剧院举行第一场演出。在五天的时间里,来自全省14个剧种的20个优秀剧目将陆续上演,集中展示我省小型戏剧创作优秀成果。

  参加本届小戏展演的优秀剧目,是从全省58台剧目中精选出来的。“小型戏剧的特点就是老百姓喜闻乐见,而且能够充分发挥戏曲短小精悍反映生活的特长。”省文化厅副厅长陈鹏表示,在筹办十艺节过程中,我省大力推进戏剧精品创作,如今也要下力气抓好小戏创作演出。

  “山东是小戏创作成绩较大的省份,不少剧目在参加本次展演之前,已经参加过多项全国性文艺评奖和会演,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陈鹏表示,在文艺为群众服务方面,小戏发挥着独特的优势。

  据了解,此次展演的20台入选剧目题材丰富,充分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祖国、对人民、对家乡、对土地的深情厚爱,展现了人民群众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追寻过程中的精神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社会价值。

  演出中,新编现代柳琴小戏《情满桃花湾》第一个亮相,该剧通过梁忠诚父子与田晓燕母女两代人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折射出新农村进行城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和城乡差异的变迁。自创排以来,该剧已在临沂市文化下乡以及全市巡回演出近100场,深受基层群众好评。

  “老百姓需要大戏,更需要接地气的小戏。”在蒙阴体验生活的时候,编剧薛岩写出了一个小故事,后来不断修改就有了《情满桃花湾》。“小戏比较适合柳琴戏这个剧种,我们计划组织若干台小戏,组合成一台大型演出到基层巡演。”

  省戏剧创作室主任张积强表示:小戏不是撷取生活片段的小品,在创作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不亚于大戏创作。“小戏在人物内心、矛盾冲突等方面充分铺开,有着很强的张力,尤其是对现实生活的关照和体现,有着戏剧‘轻骑兵’的作用。”

  “小戏生动、鲜活、接地气,能够迅速便捷地反映现实生活,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红勇表示,我们举办这次展演,就是要推出一批立意深远、艺术精湛、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小戏佳作,这对加强艺术创作的引导和扶持基层艺术院团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