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城市园林绿化局采取三大措施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步伐

27.05.2015  12:19

      济南市城市园林绿化局认真贯彻上级指示和济南市《关于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在千佛山、英雄山、泉城公园防灾避险公园等公园景区和山体公园工程建设中,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秉承“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践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采取三项措施加大雨水的收集和综合利用效率,不断提升公园景区的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功能,加快推进我市海绵城市建设步伐。
      一是多种方式增加城市绿地面积。结合公园景区实际,在公园绿地建设和改造中,适当增加下沉式绿地和植草沟,设置水平阶等拦蓄设施,截至五月底,共建设下沉式绿地4100㎡,设置水平阶500㎡,有效减缓雨水径流,增加渗透量;在景区内的道路及场地周边选取相对开阔、光照好的区域,在山体公园建设中通过绿化回填土等方式,在侧柏林外侧栽植落叶乔木、灌木及地被,形成复式种植形式,增加绿化面积,加强山体绿地对雨水的滞、渗作用,有效增加绿地面积28700㎡,砌垒鱼鳞坑30余个,砌筑挡墙3320m。二是因地制宜完善雨水集排设施。充分利用原有景观水面汇水调蓄功能,适当设置雨水调蓄设施;结合山谷设置渗透塘、渗透带等拦截渗透设施;根据地形在山凹处形成蓄水池,增加拦蓄能力的同时满足附近山林养护及防火需求;针对公园景区道路两侧原有排水沟进行改造,通过卵石铺装形成旱溪,增加拦蓄和下渗的作用,还可在雨季形成跌水景观。截至目前,共完成排水沟、收集池660㎡,蓄水池、深水井4处。三是透水铺装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公园景区建设中充分利用景观河提高雨水利用率,构成了景区山下区域的排水系统,雨季时河岸的多层驳岸设计,可适当增加临时蓄存量,水系之间相互连接,多余的雨水则通过排洪泵房排入市政雨水管网。在建设中广泛采用生态透水铺装,有条件的地方大量采用嵌草铺装、透水砖、糠粮砂等新型生态透水材料,促进雨水的下渗、蓄积、回用,提升广场绿地的渗水功能,目前已完成透水铺装面积11664㎡,有效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侯涛)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