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社科系统第21届“中特”年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

28.09.2016  16:20

9月20日至21日,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第二十一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此次年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和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王伟光向大会发来致辞,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刘飞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尹韵公等在开幕式上讲话。我院唐震研究员和王晓勇助理研究员与来自全国社科院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和中特理论研究专家共计90余人参加了会议。

本届年会以“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究”为主题,并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树立和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等议题展开分组讨论,唐震研究员主持了第一小组讨论并向大会做了总结发言。他指出,第一组专家学者的研讨集中表现在五个方面:其一,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原则问题上,认为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又要坚持“中国特色原则”,力求做到二者的最佳结合。其二,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上,认为既要同时坚持“共产党领导”、“人民主体地位”、“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社会和谐”以及“和平发展”等八个方面,又要进一步理顺“八者相互之间关系”问题。其三,在如何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性上,认为应该处理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问题。其四,在研究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视角上,有学者提出深入系统地研究习近平同志从政经历和执政实践对其早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等是解读系列讲话精神的一个重要视角。其五,在弘扬传统文化与坚持文化自信上,认为不能过高地夸大传统文化的作用,而是必须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统领、其他文化为补充的中国特色文化体系来构建文化自信。

王晓勇助理研究员参加了第四小组的讨论和交流,并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就“从‘不忘初心’的哲学内涵与治理实质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十大历史价值”做了相关发言。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建党95周年大会上提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表明我国社会治理开始从“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走向“文化治理”,开始走向建构核心价值理念的价值治理。但核心价值理念的构建作为价值自觉的展现,其实现方式是人们对于自身文化的自觉。故而建立在价值自觉基础上的文化自觉就成为“不忘初心”的基本要求和关键环节。要实现“不忘初心”,关键在于促进文化自觉,促进价值自觉。就党的建设而言,要促进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关键就在于促进广大党员干部对建党95周年以来从革命到建设整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自觉,在于促进他们对延安时期先辈们构建的党的核心价值理念的自觉,亦即促进他们对于延安精神的价值自觉。而这又离不开他们对整个中国文化的自觉,故而要促进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根本上还在于促进他们对整个中国文化的自觉。基于此,可以说,“不忘初心”的治理实质就是文化治理。促进“不忘初心”,就是促进文化自觉。

应本届会议征文要求,我院向大会提交了四篇论文,分别是唐震研究员的《当代中国治国理政的理性建构》、王晓勇助理研究员的《从“不忘初心的哲学内涵与治理实质”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十大历史价值》、王景华助理研究员的《社会公平正义视域下陕西社会凝聚力研究》和薛金慧助理研究员的《新形势下党员理想信念的检验标准研究》,均被收录于本届年会论文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究》一书。

据悉,第22届年会将于明年9月在吉林省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