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山东之变|百姓“稳稳的幸福”撑起山东美好未来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不仅是一种价值导向,更是一种统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发展智慧。
回望历史,怀揣共同富裕的梦想,我们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一路走来,我们一心一意抓经济,聚精会神谋发展,演绎了一段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福祉不断增加的发展传奇。强劲的经济增长,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也催生出全新的民生需求,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辩证。我们为非凡的发展业绩而自豪,也因居民收入、就业、养老、医疗、环保、食品安全等新问题而困扰。
新的矛盾问题,暗含着新的时代诉求;新的时代诉求,催生新的施政理念。只有发展,才能富民;只有富民,发展才有意义,才能获得持久动力。2019年,山东决策者因应时代发展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把民生优先贯穿于发展始终,对新的时代课题作出了回答。
民生大于天。盘点2019,首先要回头看看,年初确定的民生任务和富民指标,哪些完成了?哪些即将完成?哪些难以完成?为什么完成得好?为什么难以推进?对照今年2月的政府工作报告,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就“民生红包”进行梳理。
在一张张民生清单上,我们看到了老百姓的笑脸,看到了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一份份民生答卷上,我们看到了更高水平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这不仅满足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为山东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
可以说,老百姓“稳稳的幸福”,必然支撑起山东更加美好的未来!
稳就业
年初提出:
设立省级创新创业示范综合体,推动创新、创业、就业良性循环。
逐步建立退役军人待遇保障、优先优待、接收安置、服务管理、督导检查政策体系,高质量做好计划分配军转干部及随调随迁家属安置工作,做好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加大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培训力度,促进稳定就业、高质量就业。
抓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和多元处理机制。
近日,“山东省推出‘组合拳’夯实就业基础”的做法,作为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中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的通报表扬。
这是自2014年国务院第一次大督查以来,山东第四次在就业方面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从数据上看,今年山东的就业成绩亮眼:今年1-10月,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8.9万人,提前实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的目标……
发政策红包、搭建就业平台……一系列措施的“组合拳”为稳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从搭建平台来说:
12月14日,据大众日报消息,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印发《山东省省级创业创新示范综合体认定和培育奖励实施细则》,明确对认定的省级示范综合体,综合考虑综合体规模、评审情况、创业带动就业效果等因素,给予举办主体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奖补。
正在着手打造O2O模式创业服务云平台,一站式整合政策、技术、服务、资金等创新创业资源,营造“平台+数据+应用+服务”的生态体系。前三季度,全省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3.47亿元,同比增长115%;发放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949万元,同比增长97%;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7.87亿元,同比增长91.22%。截至目前,全省人社部门认定省级示范创业孵化基地(园区)194家,通过创业带动就业58万人。
从政策保障来说:
今年以来,山东实施了一系列稳就业政策: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今年已为企业减轻社会保险缴费负担218亿元;实施更加积极的稳岗返还政策,今年已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4.88亿元,惠及8315户企业,稳定就业岗位175.7万个……
在实施一系列“减负”政策的同时,山东在全国率先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启动实施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筹集资金62亿元,面向企业职工、就业重点群体、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施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
在重视做好退役军人的相关工作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例如,《关于做好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以退役军人为中心,坚持政策优先、狠抓末端落实,积极推进退役军人由军事人力资源向经济社会发展力量转化,全面建成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和政策制度体系。《关于设立专项基金开展退役军人创业扶持和困难帮扶的实施意见(试行)》提出,我省将设立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和困难帮扶基金,初期规模50亿元,由省、市政府负担,并委托专业投资管理机构运作。基金收益按规定缴入省级国库纳入预算管理,专项用于退役军人创业贷款贴息和不良损失风险补偿、创业带动就业奖励和困难帮扶等方面支出。出台《关于加强和规范退役士兵专项公益性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明确我省统一退役士兵专项公益性岗位薪酬待遇,基础薪酬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执行,考核奖励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60%执行,薪酬待遇大致为当地最低工资标准1.6倍。
“完善农民工工资信息化管理系统”作为落实省委省政府20项重点民生实事之一更是抓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重要举措。目前,“山东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已在临沂上线试运行。
据了解,该平台最大亮点,是根据山东实际创新了“4+4”管理模式,即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工资保证金、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农民工工资银行代发“四项制度”,以及在建项目管理、银行协同管理、欠薪预警预判、失信曝光共享“四项机制”,从源头上解决因资金来源无保障、劳务信息不对称、支付行为不规范等造成的劳资纠纷、工资拖欠等问题。
增收入
年初提出:
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和企业工资指导线,依法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不断提高技术工人待遇。
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补贴制度,进一步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待遇。
严格落实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今年6月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全省技术工人待遇的通知》曾一时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通知在提高高技能领军人才政治、经济、社会待遇等方面做出明确要求。如何才能展现技术技能价值?我省将鼓励企业在工资结构中设置体现技术技能价值的工资单元和技能津贴,并全面落实技工学校毕业生享受中等学历教育待遇的政策规定。这也是我省针对技术工人待遇方面出台的第一个系统性政策文件。
通知明确:政治待遇上,加大高技能领军人才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挂职和兼职力度,县级以上工会组织领导班子中要有一名高技能领军人才挂职或兼职;经济待遇上,在高技能领军人才中每两年选拔10人,给予每人一次性奖励30万元,并推荐评选“中华技能大奖”;社会待遇上,为符合条件的高技能领军人才颁发“山东惠才卡”,在购房、社保、医疗、公共服务等方面提供我省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将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高技能人才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
不仅在提高全省技术工人待遇方面更加重视,在进一步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待遇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省委组织部、省委编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11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落实基层待遇保障有关政策措施,提高乡镇工作补贴标准。新出台工资津贴补贴调整政策时,优先保障基层特别是乡镇(街道)足额兑现。县乡事业单位可采取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灵活方式聘用急需高层次人才。基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绩效工资分配向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倾斜。提高基层一线人员在各类评比表彰中的名额比例。完善村干部报酬与村级集体经济挂钩机制。
行便利
年初提出:
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四好农村路”建设年内完成投资150亿元。
力争年内开工建设郑济高铁、雄商高铁、潍烟高铁、鲁南高铁菏泽至兰考段、黄台联络线5个高铁项目,加快京沪高铁二通道、济南至滨州、莱西至荣成等高铁项目前期工作。
全面加快27个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进度,确保9个项目今年建成通车。
抓好4个在建机场项目建设,开工建设菏泽机场、莲莱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确保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建成投用,推进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和枣庄、聊城机场前期工作。
开工建设京杭运河山东段升级改造工程和小清河复航工程。
11月26日,鲁南(日兰)高铁日曲段正式通车运营,沂蒙革命老区接入全国高铁网,山东省内高铁实现环形贯通。7月26日,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济青高速改扩建工程小许家以东路段正式建成通车,至此济青高速由过去的双向四车道拓宽为双向八车道通行。小清河复航工程获交通运输部37.47亿元建设资金支持,今年年底前将开始动工……
这一年,山东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面提速。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基础设施投资连续5个月回暖,增速比年内最低点回升10.9个百分点,今年在建的97个项目中,将有37个提前完工。交通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333.7亿元,同比增长24%,年内将全面完成投资1622亿元的任务目标。不久前,我省成为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之一,以交通、水利等为代表的重大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以济青高速为例,除提前5个月建成通车外,济青高速将绿色、智能、节能等理念贯穿改扩建始终,成为全国唯一一个高速公路改扩建绿色科技示范工程,成为全国高速公路改扩建样板。以济青高速为开端,滨莱高速改扩建、青兰高速泰安至聊城段、菏宝高速东明黄河大桥段相继建成通车,且全部为提前通车。
目前,山东共有10个铁路项目在建,5个项目年内开工;9条高速公路年内通车;年底在建民用运输机场增至15个;新增港口码头泊位13个,我省已然迎来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新高潮。
老有所养
年初提出:
进一步放宽社会办医准入,新建城市社区示范性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00处、农村幸福院600所。
12月18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根据《实施意见》,到2022年底,我省街道综合养老服务机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覆盖率分别达到100%、90%,每个县(市、区)培育发展专业养老服务组织不少于4家。
而在早些时候,12月3日至7日,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带领山东康养代表团赴日本大阪、东京、横滨等地考察学习,对接日本养老服务,并参加“对话关西”暨山东-日本新兴产业推进会。全省22家康养机构、企业、院校、研究机构代表随团参加活动。
山东是老年人口大省,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近2240万,并以每年100万的速度快速增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快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据了解,省政府先后出台养老服务文件8个,有关部门出台配套文件40多个,每年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和5000亩用地指标,扶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目前,全省建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4000余处、农村幸福院1.1万处,建有养老服务信息平台100余处,培育、引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200个。
学有所教
年初提出:
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000所以上,新增学位50万个以上。
全面推进残疾儿童少年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15年免费教育。
全面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统筹推进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
今年,山东教育改革上一件备受关注的大事,不久前尘埃落定。12月16日,山东省教育厅举行2020年“新高考”实施方案新闻通气会,对《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夏季考试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进行解读。2020年,夏季高考与以往相比,在考试科目和时间、成绩构成和分数转换、划线和录取办法、志愿设置和填报等方面都有所变化,这也标志着2020年“新高考”进入实质性落地实施阶段。
山东作为教育大省,学有所教不仅体现在推进高校考试招生改革方面,在幼儿园、中小学等各个教学层次都加力推进。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的消息,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开工1621所、完工939所,新增幼儿学位20.4万个;持续解决大班额问题,已完成投资77.8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57所。
前不久,2019年度山东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10大典型案例出炉,其中滨州市持续深化“县管校聘”改革激发新时代教师队伍新活力入选。作为在全国率先整体推进县管校聘改革的山东,近年来在解决师资不足以及城乡师资不平衡的问题上,实施县管校聘政策,推动师资配置“均衡”。
自2016年以来,滨州市持续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全市农村学区特级教师岗位、农村短缺学科教师“走班教学”、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体制、取消乡镇教委实行学区制管理等在各县市区均破题推进。2019年,全市中小学教师交流初步实现了中小学教师由“学校人”到“系统人”的转变,多年来困扰教师队伍管理的陈旧管理模式积弊得到破除,整个教师队伍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病有所医
年初提出:
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年内县域医共体全覆盖。
落实“健康中国人”行动计划,积极创建“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做好职业病、慢性病、传染病、地方病和重大疾病防治。
关心重视干部群众的心理健康,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体系,增加精神卫生机构和床位。
深入推进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实施“品质鲁药”建设工程。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振兴发展。
今年7月份,媒体报道的一则“烟台少年到即墨插号,完成了在北京排队的头等大事”的消息在青岛人的朋友圈广为传播,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13岁的少年小勇是烟台人,去年下半年,他经常感觉头疼,视物模糊,被烟台当地医院确诊为泌乳素型脑垂体瘤。吃了半年口服药不见效果后,一家人想到了手术治疗。他们带着孩子到国内治疗脑科疾病技术力量雄厚的北京天坛医院求医,好不容易挂上号,被告知手术要安排在三个月以后。
后来,小勇家人得到一个消息:即墨区人民医院是北京天坛医院的技术合作医院,天坛医院派驻专家常年在即墨坐诊手术,国内一流的神经肿瘤专家、天坛医院宗绪毅教授目前正在即墨常驻。得知这个消息,小勇一家赶紧带着病历来到了即墨区人民医院,宗绪毅为小勇量身确定了内镜手术的治疗方案并顺利完成了手术。
小勇的顺利手术得益于近年来即墨医共体建设让资源下沉到最基层。
除了医共体建设,我省今年在积极创建“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做好职业病、慢性病、传染病、地方病和重大疾病防治方面也努力进行探索。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行动计划(2019-2020年)》,明确今明两年我省将聚焦群众就医难点问题,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今年3月29日我省通过《山东省精神卫生条例》,为全面加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为推动《条例》贯彻实施,今年上半年,我省还出台了包括精神卫生机构改扩建工程、精神卫生人才“千人工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抑郁症等常见精神障碍防治以及精神卫生服务向基层延伸等系列配套措施。为进一步建设完善全省精神障碍预防、治疗和康复服务体系,满足群众多样化精神卫生需求,我省还计划改扩建100家左右标准化精神卫生中心或专科医院,三年内增加1000名精神科医师,丰富精神卫生医疗资源供给。
在推进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方面,我省也加紧流程再造,制度创新。
据了解,我省在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第二类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第二类医疗器械优先审批程序、医疗器械相关许可并联审批等方面都出台了相关的制度性文件,推进审评审批制度改革。
住有所居
年初提出: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年内27个外迁安置社区主体工程全面封顶,28个新建村台全部完成淤筑,改造完成旧村台23个。
推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发放住房租赁补贴3万户以上,开工改造棚户区21万套,改造老旧小区20万户,继续做好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试点工作。
“今年底,山东将全部完成滩区28个新筑村台、13个安置新社区、75个旧村台改造,以及大部分临时撤离道路改造提升工程。2020年,滩区居民迁建各项任务将全面完成。”这是山东向滩区群众的承诺。今年8月份,大众日报启动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大型蹲点调研,深入济南、淄博、东营、济宁、泰安、滨州、菏泽7个市17个县,实地采访调研。如今绵延千里的黄河滩区,各类迁建工程建设正在全力推进。
“新建村台已全部完成淤筑,有6个新建村台安置社区开工建设。”“截至6月底,27个外迁社区全部开工,其中3个社区已搬迁入住,14个社区主体工程全部封顶,预计年内所有社区全部封顶。”“截至5月底,全省共累计下达投资计划226.4亿元,其中60亿元中央补助资金全部下达完毕,落实省级补助资金86.7亿元,占省级全部筹资任务额的96%。省财政厅安排20亿元专项债,国开行、农发行山东省分行累计下达政策性贷款9.23亿元”……关于滩区的消息接二连三的传来,滩区群众的安居梦正一步一步地实现。
不仅仅在滩区,我省在推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培育住房租赁市场,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关系到老百姓住房切身利益方面也卯足劲儿。
弱有所扶
年初提出:
扩大实施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失业保险金标准提高至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分类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提高孤儿和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补助标准。
建立低保、特困人员基本生活现金救助、实物救助和救助服务相结合的社会救助方式,并根据价格水平动态调整。
12月11日,新华社以《山东将对部分困难群众视情先给予临时救助》,对山东省帮助困难群众过暖冬过好年进行了报道。文章指出,对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困难群众,山东将视情先给予临时救助,及时缓解其生活困难,再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核审批,并将符合条件的纳入相应救助范围。
在基础民生保障中起兜底作用的社会救助,需要统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社会救助整体效能。今年以来,山东接连出台一系列保障措施,提升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能力。例如出台了《关于统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全面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以教育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法律援助、康复救助等专项救助为支撑,以受灾人员救助、临时救助等急难救助为辅助,以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这也标志着我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全面统筹社会救助体系的方案。发布了《关于开展社会救助制度创新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围绕统筹社会救助体系、健全救助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强化支撑保障、加强规范管理和标准化建设、提升兜底保障能力和水平等在全省开展制度创新试点工作。
编辑:张敏敏 责任编辑:徐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