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山东乐陵:从污染控制向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方式转变

28.04.2015  10:36

  山东乐陵,地处鲁北平原。 

  如今,人们信步于乐陵西部新城跃马河湿地项目的两岸,会看到市民三三两两,或拍照、或健身,小桥流水,绿树成荫,好一幅生态宜居的美好画面。 

  得益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乐陵市正在实现着从一个工业城市到生态新城的华丽转身。 

  家住开发区七里店村的吴金芳告诉记者,她们村被列入《乐陵市千亩湿地景观规划》范围后,在实现污水治理净化的同时,保护水生态环境,形成了多种湿地类型互相配合,动物与植物相映成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格局。“现在,空气质量比以前强多了,村民茶余饭后,常沿河岸散步,欣赏美景。”吴金芳说。 

  这个变化仅仅是改善水生态环境的一个侧面。同样有切身体会的还有家住乐陵市杨安镇堤口杜村的董占民。老董有多年的种莲藕经验。年前20亩莲藕喜获丰收。他说,4年前也是因为种莲藕赔了5万元,本想技术上没问题,但经检测,看着很好的莲藕还是不符合绿色标准,只能降价处理。他所说的不符合标准,就是因为水质不达标造成的。 

  多年前,与许多依靠工业企业发展的城市一样,乐陵在城市化进程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环境尤其是水环境污染严重。针对这一状况,乐陵市委、市政府意识到做好河流及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这篇文章,就意味着找到了一条生态文明建设的捷径和一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金钥匙。 

  乐陵市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出重拳关闭取缔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其中,关闭造纸厂3家、印染企业10家、化工企业22家,停产治理33家;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创新,2008年以来,先后投资1.5万亿元,历时尽5年专项治理环境污染,让困扰乐陵几十年的水质污染问题成为历史。同时,切实做近年共有28家企业完成水资源论证前置。他们还编制完成《乐陵市加强水资源保护规划纲要(2011-2015)》,做好水资源保护顶层设计。严格水功能区管理,推进水功能区达标建设,截至目前,已建设达标区5个,全市重点排污企业34家全部纳入远程监控管理。 

  作为黄三角桥头堡的乐陵顺势而为打造水生态宜居城市,探索将工程建设、水环境生态建设与景观建设有机结合,逐渐实现了从单纯的污染控制向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方式的转变。 

  赵新 王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