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书城会给济南带来什么 读者想要更多情怀和文化

13.09.2015  10:04

记者黄中明 摄

9月12日,山东书城迎来试营业以来第一个周末,大批市民来到这里阅读书籍。

  在这样一个秋高气爽的午后,漫步在装饰高雅、书香弥漫的大书城里,或寻着本好书坐在落地窗前细细品味,或逛逛生动有趣的文化创意产品、听听讲座,又或者逛街、喝茶、看电影以及品味饕餮美食……这或许就是山东出版集团用时三年打造的山东书城所能带给济南人生活方式的升级。

  但在纸质书前景不断被唱衰的大背景下,这样一家占地2.4万平方米的大书城到底能生存多久?济南到底需要一个怎样的书城?在一片热闹之后,不少人心中都有了这样一串疑问。

  山东书城,会给济南带来什么?

  对于济南,尽管我们拥有全国知名的中山公园旧书市场、英雄山文化市场以及已经消失的或刚刚建起的一家家独立书店,但被称为“书城”的还是第一个。

  所以,昨日,也就是试营业后的首个周末,山东书城爆满,不少读者或徜徉在书架前阅读或流连于文创产品区细细品味抑或只是单纯地“过来瞧瞧新鲜”。

  “小时候都是去新华书店看书,既没有座位人又多,现在的孩子幸福了,这里既能看书,还能跟朋友聚餐看电影,又在市中心,感觉济南文化生活立马高大上起来。”对于书城的开业,专注“文青”十几年的曹女士感到很兴奋,在她看来,书城的建立不只是多了一个读书买书的好地方,它还将带给济南人一种新的休闲方式甚至提升整座城市的文化“逼格”。

  而书城的建设者——山东出版集团的相关人士对它则寄予了更高期望。除了希望以通过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环境来带动市民的阅读积极性、鼓励全民阅读外,他们还期盼这座经营面积达2.4万平方米的“全省最大书城”,能成为济南乃至山东的“文化新地标”,就像莎士比亚书店之于巴黎、城市之光书店之于洛杉矶、诚品书店之于台北一样,成为往来游客必到的“文化圣地”之一,让城市形象变得优雅有文化。学者于丹就曾说:“实体书店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文明程度的一个符号,它不见得创造很高的经济利润,但它是一个城市不可替代的都市气质。”

  或许,书城还能带给一座城市更多,比如刺激经济发展。1995年深圳书城开业时,它承办了第七届全国书市,当时5元的门票被炒到120元,在给这座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带来浓厚书香气息的同时,更带给这座城市不可小觑的经济效益。

  虽然晚了20年,但是赶了回“潮流”

  “梦想很美好,现实总是很骨感。”在为有这样一个充满诗意的书城出现在市中心而感到高兴的同时,市民刘先生也在为“书城能坚持多久”感到担忧。在他看来,尽管眼下纸质书销售有所回暖、独立书店也一个接一个出现,但面对电子书、电商的双重冲击,纸质书和书店的生存现状并没有想象中好,“与其说现在的书店是在卖书挣钱,倒不如说是在卖咖啡挣钱,但现在的咖啡店也越来越多了”。

  刘先生的担忧并不无道理。20年前,随着第一座被称为“书城”的深圳书城建立,全国各地兴起书城热,不过2012年后不少书城逐渐萧条,比如北京知名的第三极书局、上海淮海书城、福州文华书城等接连倒闭。

  但济南市新华书店营销部主任袁雪却对书城的前景持乐观态度,她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萧条后,随着人们对生活文化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实体书店和纸质书都有所回暖。实际上,去年以及2015年的相关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实体书店零售同比增长3.26%,而一线城市大型书城的零售增幅则超过了8%;2015年,全国40余家大书城的销售呈现出不同幅度的增长或持平,甚至部分书城增幅达百分之七八十。

  “大书城起源于中国书业建设悲喜交织的岁月,但又在书业另一段悲喜交织的岁月里迎来了转型升级。”一位业内人士介绍,从去年下半年起,经过萧条后,许多大型书店纷纷转型成集餐饮、文化休闲、教育培训等于一体的“文化MALL”,比如青岛书城、深圳书城等。此外,武汉、沈阳等地也有一大批同类型书城刚刚兴起,“山东书城虽然晚了20年,但却赶在潮流的前列”。

  只卖咖啡不行,读者想要更多情怀和文化

  时髦归时髦,那济南人到底需要怎样一个书城?

  “我觉得书城应该有更多创意性、有情怀的文化活动,可以成为一个让心灵栖息的地方。”市民刘女士说,比如深圳书城中心城就有“深圳晚八点:新型都市晚间文化生活空间”“24小时书吧:阅读生活不打烊”“温馨阅读夜”“沙沙讲故事”等100多个公益文化品牌,甚至还有书店会举办文化婚礼等。

  “希望在引进餐饮、文化创意等业态时,不要太过商业化。”市民苏先生则更希望书城能够像台湾的诚品书店,引进的都是时尚、精品的业态,成为一个让人体验生活美学的创意生活空间。

  对此,袁雪也表示,在山东书城开业前,他们也曾走访过全国多家大型书城,模式各不相同,“有一些不一定适合山东,我们也在逐渐摸索。”对于书城的建设,浙江新华书店总经理李悦也说:“大书城多元业态的发展不仅仅是业态的拓展,而且承载着一个地方的文化理念,每个地方都有特色,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没有一种固有模式可供模仿,走出自己的特色才是未来大书城多元业态发展的正确方向。”相关链接

  书店的“创意”书城也能玩?

  中国广州1200书店

  它不仅仅贩卖书籍和咖啡,而且还为游客们提供了一个安静的休憩港湾。借鉴了莎士比亚书店,这家书店的店主也特地准备了一个房间来为背包客们提供免费住所,但是要想住进去,旅客们得提前向书店发送一封电子邮件,告知自己的背景信息以及借住的理由。无论游客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会受到热情的款待,而被选中的游客必须在书店定期召开的午夜讨论会中与书店的顾客一起分享自己的经历。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雅典人书店

  这家书店曾于1929年被改建为电影院,而最近在21世纪初又被改回为书店。书店仍然保留着富丽堂皇的剧院和华丽古老的装饰,而舞台和观剧包厢则成了图书阅览区。

  美国纽约Strand书店

  早在20世纪20年代,曼哈顿第四大街第六街道就被称为“书街”,而Strand书店是这个区域48个书店的唯一“幸存者”。如今,馆内藏书250万,最昂贵的一本书是詹姆斯·乔伊斯所写的《尤利西斯》复制本,它的价格是45,000美元。

  英国伦敦福也尔书店

  所在的地址之前曾经是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大楼,亚历山大·麦昆以及斯特拉·麦卡特曾经在这所学院学习过。这家书店安装有电子书籍搜寻图,当顾客的智能手机连接上店内的无线网络后,便会自动下载这个应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