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以八大新突破增强发展新动能

07.04.2017  20:23

近期,山东省各地陆续发布2017年重点项目,以期在扩需求稳增长上实现新突破。其中,淄博市确定2017年市重大项目330个,总投资2968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026亿元。东营市将实施106个重点项目,其中重点建设项目97个,总投资1097亿元,2017年计划投资409亿元。德州市筛选确定市级重点项目135个,年度计划投资605亿元。威海市2017年共计安排138项市级重点项目,总投资1739.6亿元,当年计划投资436.6亿元。

通过梳理这些资金投向,可以发现,这些重点项目大多紧扣“三去一降一补”需要,强化基础设施支撑,推动转型升级,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保障改善民生,培育挖掘消费潜力。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从山东省发展改革委获悉,2017年是山东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今年,山东将紧紧围绕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抓落实,在八个方面实现新突破,着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新突破一:促改革、添动力

2017年,山东将从两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促改革添动力的实效。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结合简政放权,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出台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探索开展项目承诺制、审批首问负责制、多评合一等管理服务新模式。

加快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间建设。实现山东省与国家、省与各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互联共享和全过程电子化。

积极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研究制定山东电力市场建设、售电侧改革、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等专项改革方案。

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以去产能带动行业转型升级。山东要求,去产能工作,不仅要“”,更要在“”的同时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进一步健全完善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标准,运用市场化机制,倒逼企业加大创新力度,增加技改投入,推动产业链拉长、竞争力提升。

以去库存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因城施策、一城一策,满足居民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以去杠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积极拓宽股票债券、资产证券化等直接融资渠道,有序推进规范化改革、股权融资、兼并重组等,支持企业市场化法制化债转股。

新突破二:扩需求、稳增长

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山东将从“十三五”规划纲要涉及的重大工程和“十三五”重点推进的重大项目中,筛选确定100个以上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社会效益高的省级重点项目,建立督查协调机制,要求能落地的要尽快开工建设、能投产投用的要实现尽早达效、还不具备条件的要抓紧开展前期工作,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着力优化投资环境,落实好国家和山东省促进民间投资的各项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医院、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增强民间投资信心。探索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联社联评机制,再拿出一批有现金流、有稳定收益预期、回报周期较短、吸引力较强的项目向社会集中推介。

完善要素保障供应。注重创新投融资机制,在大力争取并充分利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建设基金等各类资金的基础上,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共同投入,形成资金合力。加大协调和征拆力度,对重大项目优先保障规划选址、土地供应,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需求。

培育挖掘消费潜力。落实好“十大扩消费行动”,大力培育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新的消费热点,积极发展医养结合等多种服务形式,支持济南建设国家医疗健康产业综合试验区。

新突破三:转方式、调结构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抓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实施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和农业良种工程,力争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0万亩左右,抓好“百县千乡万村”试点,推动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三链重构”,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加快工业升级。实施好《中国制造2025》山东省行动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1+22”计划方案,立足山东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筛选一批重点培植的主导产业,以事后奖补、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发展绿色制造。抓好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引领推动传统产业信息化、智能化、服务化改造升级,实现高端化发展。

加快服务业提质扩量。深入落实服务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和“17+6”重点行业转型升级方案,组织实施好家务劳动社会化、生活品质提升、标准化和品牌引领、市场主体培育四大工程,促进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

新突破四:抓双创、转动能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企业牵头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吸收更多企业参与研究制定技术创新规划和政策。制定完善普惠性创新创业支持政策,继续开展“创新百强企业”培育工程,组织好第二批试点。推动建立企业主导的创新组织形式,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成立创新联盟,共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强化创新要素资源保障。深入实施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重大人才工程,健全科技人才激励奖励和市场评价机制,落实好科技成果收益权、处置权、分配权“三权”下放的政策措施,赋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更大自主权,形成更具有活力的科技运行机制。

新突破五:扩开放、增优势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组织实施山东参与建设“一带一路”实施方案,加强与亚投行、丝路基金、中非基金的战略合作,加快建设并充分用好国际物流大通道。

大力推动外贸回稳向好。落实外贸稳增长各项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市场采购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电子口岸和通关一体化建设,支持青岛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

积极稳妥助推企业“走出去”。深入推进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以各类境外经贸合作园区为依托,鼓励企业融入国际生产制造和加工配套分工体系。海外并购重组要突出实体经济,突出技术、品牌、市场,推动价值链从低端向中端延伸。

新突破六:强区域、抓统筹

着力推进区域融合互动发展。狠抓“两区一圈一带”区域规划任务落实,组织实施一批交通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分工协作、区域协同创新、生态联防共治等重大项目,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出台青岛西海岸新区总体发展规划,加快未利用地开发管理改革试点,加大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协同发展推进力度,支持西部经济隆起带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出台山东省贯彻落实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在省际边界启动规划建设一批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海洋经济等协调发展实验区。支持聊城、德州、滨州、东营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全面实施县域经济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发展壮大县域特色主导产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增长。

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农村“三权”改革为抓手,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和城中村城边村居民市民化。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扎实推进“多规合一”。完善“1+N”的城镇化政策体系,科学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加快新生中小城市培育和特色小镇建设,提升公共服务供给、产业支撑能力和管理水平。

新突破七:优生态、增绿色

持续抓好节能降耗。强化能评约束,建立能评与能源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相结合机制。加大对高耗能项目能评审查力度,对新上耗煤项目严格实行煤炭等量或减量替代。优化能源结构和利用方式,聚焦供暖供冷、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大力推进电能替代,加快关停淘汰落后小火电机组,抓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开发利用。

持续抓好环境治理。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坚持“压煤、抑尘、控车、治气、增绿”多措并举,加大定期区域联合执法力度。加强散煤治理,着力降低燃煤污染。突出低碳发展、推进多层次、宽领域的低碳试点建设,引导控排企业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

持续抓好生态修复。落实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和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推动临沂、淄博、济南市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围绕淮河、海河等重点流域建设一批生态保护带和湿地公园,维护水系生态安全,支持引导各资源枯竭城市组织实施一批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等重大工程项目。

新突破八:惠民生、增福祉

以更大力度促进就业创业。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援助制度,强化岗位安置、社保和岗位补贴政策落实,推动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组织实施好结合新型城镇化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工作。

以更大力度发展社会事业。编制出台《山东省“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发布全省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全面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力争提前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全面改薄”任务。继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支持济南、青岛两市申报国家健康产业先行先试区,组织开展第二批省级健康服务业创新发展试验区申建。积极争取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获批,编制实施好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规划。

以更大力度推动脱贫攻坚。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科学制定脱贫计划任务,做好贫困户脱贫、返贫、识别以及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退出等工作。推进首批光伏扶贫项目建设,编制黄河滩区脱贫迁建总体规划,组织实施山东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规划及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