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山东副省长夏耕: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

17.10.2014  09:36

  新华网山东频道10月17日电(张伟)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作为经济大省,山东向来被寄予厚望。在扩大对外开放、商事制度改革、金融改革、依法行政等领域,山东近年来锐意改革、新政频出。日前,山东省副省长夏耕在济南接受新华网专访,深入阐述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山东本届政府在改革、开放等工作中的系列举措。

   扩大对外开放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新华网山东频道:夏耕副省长,您多年在开放城市工作,其中在青岛的工作时间最长。现在省政府分管开放、金融、工商、政府法制等工作。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山东,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充分利用沿海的独特地理位置,努力塑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可否请您谈一下近年来采取了哪些新的开放措施,对构筑新优势有哪些具体打算。

  夏耕:近十五年来,我亲历了山东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和跨越发展。可以说,没有对外开放,就不可能有今天全省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不可能有社会面貌的巨大变化,也不会有思想观念的巨大解放。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开放型经济发展,坚持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转变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省委把开放型经济发展列入省委常委会重点工作,姜异康书记多次在常委扩大会上对开放型经济发展作出重要部署。2012年,省委把《关于当前我省对外贸易面临的困难及对策建议》课题列为省委需要重点解决的五个重点问题之一,研究解决措施;今年姜异康书记亲自挂帅,深入调研塑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的问题,谋划今后几年山东开放型经济战略思路、战略布局和战略举措。郭树清省长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对外经贸体制创新,实现全面开放。亲自与外国政要和跨国公司会晤,并率团出访美国加拿大,推动贸易投资合作和重大外资项目签约。应该说,尽管国际经济复苏乏力,我国进入“三期叠加”,我省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这两年,我们主要做了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努力实现外贸稳增长促转型。在保持适度增长的同时,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因为当今国际分工格局已经进入价值链分工的新阶段,国际竞争格局也已经变为整体供应链和价值链之间的竞争,必须引导企业顺应趋势,积极转型升级,努力塑造新优势。为此,我们大力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创新对外贸易方式,推广新型商业模式,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等。

  二是注重与跨国公司的战略性合作。我们着力构建双边合作机制,积极推动与重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比如,借助于新加坡-山东经贸理事会、山东-香港贸发局经贸合作联席会、山东-三菱企业集团战略合作等机制性安排,建立健全与跨国公司合作机制,强化与跨国公司的对接交流。针对京沪两地跨国企业总部集中的特点,开展走访跨国企业中国总部活动,商谈双方合作领域。

  三是大力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适应对外开放阶段性要求,我们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国门,在转移优势产能、开发能源资源、设立研发机构、构建营销网络、承包劳务工程等方面形成了规模效应,取得了可喜成果。目前,我省累计核准境外企业3562家,中方投资257亿美元。一大批企业通过“走出去”,积累了跨国经营的经验,完善了公司管理的机制,提升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

  四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我们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口岸单位、税务金融机构与外经贸的协作机制,建立国际贸易摩擦与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当前,学习借鉴上海自贸试验区成果,在贸易便利化、企业注册登记、行政综合执法等方面复制推广他们的经验,选择12个开发区开展体制机制创新试点,以此争取新一轮开放的先机。

  五是不断完善对外开放工作机制。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连续6年率团赴香港举办“香港山东周”活动,共签约项目1328个,签约外资过千亿美元,一批大项目先后落地,为促进全省利用外资稳定增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省委将“香港山东周”签约项目落实情况、全省对外贸易情况和开发区发展情况作为重点,定期督办调度。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东要“塑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我们理解,应着力在六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产业竞争新优势。发挥优势与转型升级结合,分工中坚持价值链高端提升的产业定位,强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开放导向,利用国际市场倒逼机制,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在开放中构建以高端产业、高端产品、高端技术、高端服务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开放主体新优势。一手抓本土跨国公司培育,一手抓国际跨国公司引进。三是高端要素新优势。围绕高端人才、科技资源、金融资本等,不断优化要素结构,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四是载体平台新优势。构建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开放载体平台,提高对外合作交流层次,聚集高端要素资源和项目。五是地缘合作新优势。对接国家“一路一带”开放战略,深化与东亚国家合作,扩展东南亚发展空间,开拓南亚中亚市场,加强与欧洲交流合作。六是营商环境新优势。与国际规则、国际惯例接轨,加快建立透明高效、公平有序、快捷便利的国际化营商环境。

  新华网山东频道:目前,全球经济疲弱,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一直有增无减。在这种情况下,今年前三季度山东省外贸进出口增长9.1%,特别是出口,增幅达到10.4%,成为一个突出的亮点,可以说在全国“一枝独秀”,山东采取了哪些措施?

  夏耕: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期,外需市场低迷成为常态,外贸进出口压力很大。因为在全省2800多亿美元对外贸易的背后,是3.8万家外贸企业,还有700多万人的就业和数量可观的税收,如果持续下滑,影响实在太大。我们审时度势,多措并举,全力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扶持。省政府连续两年出台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在优化贸易结构、培育新型贸易业态、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强化财税支持等方面提出系列举措。二是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实施“国际市场开拓三年行动计划”,借助跨国公司全球网络,把更多山东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支持境外承包工程带动设备和原材料出口。三是深化外贸管理体制改革。对100多个县授权开展外贸经营者备案登记,这一权限的下放,为企业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费用。四是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创新青岛和济南海关业务协作模式,实现区域通关一体化。加快推进山东电子口岸建设,实施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三个一”通关改革。五是完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完善出口退税分担机制,从今年起,市县负担的出口退税比上年增长部分,调整为由省级全额负担。省级加大补助后,市县节省的出口退税负担资金,由各地用于促进外贸转型升级。六是加快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支持企业借助第三方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开展跨境贸易。七是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在全国率先出台《促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的意见》,支持和培育全流程型、特色型、区域型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国际贸易链各环节服务。

  新华网山东频道:今年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30周年。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项重大举措,发挥了先行和示范作用。想请您谈谈,下一步山东省经济开发区改革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是什么?

  夏耕:目前,全省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160多家,其中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15家。“十二五”以来,开发区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所占比重持续上升。2013年,经济园区以全省9.5%的土地面积,实现了全省51%的地区生产总值,40%的财政收入,50%的固定资产投资,60%的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实际利用外资、外贸进出口分别占全省的55.9%、56.4%。

  新时期经济开发区要坚持“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向,加快实现由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由同质竞争向差异化发展转变、由硬环境见长向软环境取胜转变。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改革创新,重点在制度创新、产业集群、开放带动、科技引领、绿色集约、环境建设六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建设体制机制创新、产业竞争力突出、绿色集约发展、营商环境领先的综合性功能区;发挥改革开放先行作用、转方式调结构主体作用、生态文明示范作用、区域协调发展引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