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十三五”规划:2020年人均GDP达1.5万美元

08.03.2016  16:57

   中国山东网3月8日讯 (记者 董理)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下简称《纲要》),提出今后五年山东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左右,人均达到1.5万美元,同时全省常住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65%和55%以上。

  创新成引领山东发展的第一动力

  《纲要》指出,“十三五”期间,山东省将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各领域全过程,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到 2020 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 2.6%。

  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山东将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改革,下放省属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限,将科技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提高到不低于 70%、不高于 95%,落实科研人员股权、期权、分红激励和绩效激励政策。

  山东将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

  根据《纲要》,未来五年,山东将以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为目标,以强化综合交通枢纽为重点,完善综合运输通道,统筹交通网络和各种交通方式提档升级、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体系。

  在铁路建设方面,山东将加强与国家高速铁路通道的对接,强化济南铁路枢纽功能,基本建成以济南、青岛为中心的“1、2、3 小时”交通圈。构建南北通达、东西贯通、与国家高铁网融为一体的“两横两纵双辐射”全省高速铁路网,实现市市通高铁;全面建成“四纵四横”货运铁路网,实现人畅其行、货畅其流。到 2020 年,高速铁路通车里程力争达到 2100 公里。到 2030 年,建成覆盖全省 17 市的“三横五纵”高速铁路网。

  在优化提升公路建设方面,山东力争到2018 年底实现高速公路通达全省各县(长岛县除外) 。到 2020 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力争达到 7600 公里。加快推进普通国省道穿城路段改造及安全整治提升、瓶颈路段改造、危桥改造及隧道安全设施提升。加快农村公路隐患整治,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水平。

  在航空建设方面,山东将加快开拓国内国际航线,开通美洲、欧洲、澳洲洲际直航,国内外航线达到 340 条以上。

  在推进水运建设方面,山东将合理配置沿海港口资源,实现港口功能差异化发展,形成以青岛港为龙头,烟台、日照港为两翼,威海、潍坊、东营、滨州港为重要组成的现代化港口群。加强内河航道建设,提高通过能力,初步形成以京杭运河主航道为骨架,其他支流航道为补充的“一干多支”航运网络和济宁港、枣庄港等港口群。扩大腹地辐射和支撑。到 2020年,沿海港口综合通过能力达到 9 亿吨,货物吞吐量 15 亿吨;内河航道通航里程 1600 公里,综合通过能力 7000 万吨,货物吞吐量 1 亿吨。

  城镇化稳步推进   济南青岛城区年均将增长6-8万人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纲要》指出,山东将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步伐,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实现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转变。到 2020 年,全省常住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 65%和 55%以上。

  山东将优先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妥善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城上学问题,在“十三五”期间,努力实现1000万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以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城中村和城边村原有居民市民化、农村就地转移就业人口市民化为重点,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其中,济南、青岛等市城区年均增长 6-8 万人;淄博、烟台、潍坊、临沂等市城区年均增长 3-4 万人;其他设区城市和经济强县(市)城区年均增长 1-2 万人;一般县(市)城区年均增长 0.5 万人以上;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重点吸纳就地转移人口。

作者:董理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