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物馆举行“欢天喜地闹元宵”活动

23.02.2016  15:43


  猜灯谜、扎灯笼、扭秧歌、绘叫虎、舞龙舞狮……虽然春节长假已经结束,在元宵节来临之际,山东博物馆里依旧热闹。2月20日至21日“山东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之“欢天喜地闹元宵”在山东博物馆举行,一个个精彩的活动让前来参观的观众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气氛,度过了一个快乐而收获的元宵节周末。



 

  20日上午9点,“猜灯谜”活动还没有开始,慕名而来的观众就在山东博物馆门前排起了长队。孔子学堂里,喜庆的大红灯笼下柳垂着一个个灯谜,作为山东博物馆元宵节每年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选用的灯谜全部由山东博物馆工作人员以博物馆文物和传统文化为主题精心设计,猜中灯谜的观众还可以免费领取吉祥福字和元宵灯笼礼物,让观众在山东博物馆收获快乐和祝福。与此同时,山东博物馆的年俗老师还为小朋友们准备了“走进高密三宝之一——叫虎”课程。“叫虎”是一种能发出响声的泥塑彩绘老虎,被称为“高密三宝”之一。课堂上,老师首先讲解了高密叫虎悠久的传统和历史,让孩子们对山东传统的年俗工艺有了新的体会,然后由孩子们亲自动手,将自己心目中最吉祥喜庆的“小老虎”画在了泥塑上。圆圆的眼睛,火红的眉毛,再配以绿彩花色的衣服,一个活灵活现的喜庆老虎形象就这么出现了。



 

  “鼓子秧歌贺新春”展演是本次“欢天喜地闹元宵”活动的重头戏,21日上午10点,由山东博物馆小小志愿者组成的山东博物馆的少年龙狮队开始了他们精彩的舞龙舞狮表演。经过多日的专业培训,这些小龙狮队员还真是有模有样,锣鼓镲齐鸣,少年龙狮队员在喜庆的乐声中舞动着手中的雄狮与长龙,口中的新年祝福喊得震天响,前来参观的观众纷纷驻足,喜迎孩子们送来的新年祝福。孩子们的表演开场之后,山东博物馆还特别邀请了商河鼓子秧歌队,展现首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河鼓子秧歌的传统艺术,让观众喜庆过元宵。热烈的锣鼓,充满激情的表演,喜庆红火的服装,高亢嘹亮的呐喊,为生活在城市的观众送上了一份原汁原味的元宵民俗大餐!



 

  此外,21日还有猜灯谜和制作苇子灯笼的活动,让观众朋友们能在体验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乐趣。在苇子灯笼的体验区,青少年在传统博物馆传统技艺老师的带领下一起了解灯笼的传承和历史,学习苇子灯笼的制作过程,一起体验手绘苇子灯笼的乐趣。孩子们认认真真的勾勒着灯笼上的每一根线条,将元宵节的祝福用美妙的色彩和绚丽的图案表现了出来。



 

  不一样的活动体验,感受不一样的元宵佳节,当人们走进博物馆参加活动、体验民俗的同时,他们也正感受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相互交融。中国传统民俗是几千年来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山东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以“忙年”、“过年”、“闹元宵”为主题,向广大观众全面介绍山东年俗为主要内容。让来到博物馆过年的观众体味传统、感受风俗、享尽快乐,真正把文化、知识、教育、娱乐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