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启动百项重点工程保护 项目预算总投资200多亿元

22.06.2016  19:03

   中国山东网6月22日讯 (记者 董理) 22日上午,山东省文物保护百项重点工程启动暨保护利用项目签约,在章丘城子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举行。山东省副省长季缃绮宣布百项重点工程启动,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致辞,省文物保护委员会部分成员单位,济南、淄博、莱芜、日照市政府负责同志出席活动。

  百项工程带动文物事业发展

  山东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全省将实施“七区三带”文化遗产片区保护,实施1000多项文物保护项目,形成重点突出、点面结合、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的文物保护新局面。

  这次集中启动的百项重点工程,涵盖“七区三带”各大板块,涉及文物保护利用各大领域,都是涉及全局、影响广泛的重大项目。其中“三孔”、泰山、齐长城、大运河世界遗产工程18项,鲁国故城、齐国故城、城子崖等考古遗址公园和定陶汉墓等重点大遗址工程16项,三孟古建筑、坊子德日建筑群等重点文物单位保护工程29项,山东自然博物馆等博物馆建设工程19项,长城村落、胶东海草房等“乡村记忆”工程10项,可移动文物修复工程3项,其他工程5项,项目预算总投资超过200亿元。目前百项重点工程所属178个子项目的工程方案、施工设计等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国家和省级项目补助资金到位15.7亿元。

  山东省文物局将对百项工程在申报审批、技术帮扶和资金配套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同时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把好质量关,把文物保护工程建成经得起时间检验、经得起历史评述的传世之作。

  开放社会资本参与文物保护利用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记忆,也是民族基因的载体。保护好、利用好文物,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文物工作,《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拓宽社会资金进入文物保护利用渠道。对社会力量自愿投入资金保护修缮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的,可依法依规在不改变所有权的前提下,给予一定期限的使用权。这为各级政府和文物部门开展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提供了崭新渠道,也为社会力量进入文物保护利用领域,注入了强劲动力。

  活动当天,有11项文物保护利用项目集中签约。省文物局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山东省分行、鲁信集团签订文物保护利用战略合作协议。山东省考古所与济青高速铁路有限公司、枣庄市庄里水库建设管理处签署了文物保护工作协议。

  由鲁信集团发起成立山东文博投资发展公司,将争取国家基金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贷款,投资15亿元,与5个市8个县级政府合作,共同推进实施“乡村记忆”工程中的“长城村落”等一系列保护利用项目。邹城市与上九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签约上九山“乡村记忆”工程项目。曲阜市与山东博海文化产业发展公司签约曲阜中华书法博物馆项目。

  面向社会推介的项目有66个,都是资源条件好、开发利用前景好的重点项目。包括10个资源条件较好的市县级文保单位,44个“乡村记忆”村落保护利用项目,12个文博产业招商项目。这些项目鼓励社会力量投入资金保护利用,尤其是发布的市县级文保单位项目,依法依规在不改变所有权的前提下,给予投资者一定期限的使用权。

  擦亮山东“金色名片”

  “十二五”期间,山东省获批国家文物保护项目618个,全省共安排实施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项目1156项。文物本体保护及周边环境整治,提升了城镇文化内涵,成为改善当地民居环境、促进旅游等产业发展的惠民工程。

  国家大遗址保护“曲阜片区”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鲁国故城、“三孔”“三孟”古建筑维修、邾国故城等重点工程顺利推进。“三孔”古建筑彩绘修复工程开工,是清末以来首次对“三孔”古建筑彩绘进行全面系统的维修保护。世界银行贷款5000万美元的孔孟文化遗产地保护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完成曲阜尼山孔庙古建筑群维修工程、 曲阜明故城东城区保护提升工程等32个项目。

  大运河山东段成功申遗及“大运河历史文化长廊”建设,各级投入资金12.3亿元,受益民众超过550万人。齐长城保护18项重点工程去年集中开工。鲁国故城、南旺枢纽等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新动力。定陶王陵黄肠题凑汉墓整体保护工程,是近年来国内单体文物保护重大项目之一。“乡村记忆”工程去年全省投入资金1.3亿元,第一批300个全省“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单位今年5月正式挂牌。

  “十二五”期间,全省对外参观开放的文物单位1180处,其中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建成景区并开放560处,文物景区收入占到旅游业总收入46%以上,文博事业的投入直接产出比达到1:10.58。文化遗产成为文化旅游等产业的重要支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文物保护百项重点工程启动,开放社会资本开展文物保护利用,将为山东文物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和活力,让齐鲁文化遗产世代传承,焕发新的光彩。

作者:董理         编辑:邱忠珲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