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山东“戏窝子”:“到金乡听戏”媒体行3月1日启动

25.02.2016  17:11
聚焦山东“戏窝子”:“到金乡听戏”媒体行3月1日启动 - News.E23.Cn
来源: img01.e23.cn

  由山东省艺术研究院、济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以及中共金乡县委、县政府主办,中国山东网等承办的“到金乡听戏——金乡县贯彻《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媒体行”将于3月1日—3日在金乡县举行。今天上午,“到金乡听戏——金乡县贯彻《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媒体行”新闻发布会在山东省艺术研究院举行。此次媒体行也是山东省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的重头活动之一。

  在历时三天的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将与省市非遗专家、知名新媒体、山东图片库签约摄影师以及韩、美、日等国的外国友人一起赴金乡采访、体验其非遗原生态保护传承成果以及“一乡一艺”的新模式,助力金乡打造“到金乡听戏”的文化品牌。

   金乡是山东的“戏窝子”

  现有的两项国家级非遗项目都是戏曲

  金乡县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七县交界处,是驰名中外的中国大蒜之乡、诚信之乡、长寿之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金乡县具有挖掘整理价值的非遗资源就有300多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省级非遗项目5项、市级非遗项目12项、县级非遗项目66项,涵盖了传统戏剧、手工技艺、民俗、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音乐、曲艺等7大类别。

  由于戏曲曲艺资源丰富,金乡县也是山东省出了名的“戏窝子”。在这里不仅有金乡四平调、两夹弦、豫剧、山东梆子、柳子戏等戏种,还有山东落子、山东渔鼓、山东琴书、简板大鼓、金乡花鼓戏、梨花大鼓、坠子、山东快书、快板等10余种曲种。其中金乡四平调、“山东落子”还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名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些地方戏曲种类正在逐渐消逝。不过在金乡县,这里流传下来的戏曲非但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活跃。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院长张积强告诉记者,目前金乡县当地流传下来的戏曲曲艺艺术依然以庄户剧团、农家戏班的形式活跃在乡村街巷,“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高度重视,一些非遗项目被成功列入保护名录后,保护和传承更趋完善。”

   “一乡一艺”

  金乡开辟非遗传承保护新模式

  近年来,全国各地越来越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金乡县更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方面开辟出新模式。金乡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美兰告诉记者,金乡县在开展非遗保护和传承时注重原生态保护,强化活态化传承,并创造性地提出“到曲阜朝圣、到金乡听戏”的理念,弘扬以非遗为代表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并将非遗项目挖掘与惠民工程“送戏下乡”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一乡一艺”的保护传承模式。2015年,金乡县还被评为“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

  在一些地方,随着非遗传承人的离世,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就此湮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金乡县专门成立了非遗保护机构,为当地非遗资源制定中长期规划,并分期分步骤逐步实施。“我们对四平调、山东落子、简板大鼓等重点非遗项目的市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都会进行口述史和影像志的全面记录,撰写传承人小传,并收入《泥土芬芳艺苑奇葩》一书进行出版发行。”金乡县文广新局副局长李红霞告诉记者,针对四平调等优秀唱段,县里还专门录制了影像记录和伴奏音乐,“这些影像资料不仅记录了四平调的精髓,还可作为教材,传授新学员。”

  2013年,金乡县人民政府与曲阜师范大学联合成立了金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借助曲师大的技术力量,对所有健在的四平调剧团老艺人(66人)进行影音唱段、选场、硬乐、代表性唱腔的录制,对山东落子、山东花鼓、山东坠子的传承人进行唱腔、唱段及口述史的音像采录,合作创建了“金乡县非遗地方戏、曲艺影音资料库”。

  除了影像留存,金乡县还把精彩的非遗节目搬上高校舞台,让大学生们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朱广英、杜庆贤、杜雪亭、刘玉香、张青敏等7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更是被聘为曲师大客座教授,走进大学课堂,为大学生们讲授非遗文化。

  老艺人走进高校为大学生上课,也给高校课堂带来了一缕新风。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国学院院长单承彬告诉记者,虽然一些上了年纪的非遗传承人可能连小学都没读过,可是他们却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大学生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作为“戏窝子”,金乡县自然有着浓厚的戏曲氛围。记者了解到,金乡县政府每年都将文化惠民工程列入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县文化主管部门还会整合省级和县级文化惠民资金,将每年的“一村一场戏”与非遗原生态保护相结合,让专业院团和庄户剧团参与“送戏下乡”,把四平调、山东落子、山东琴书、快书、快板、坠子等非遗节目搬上“送戏下乡”的舞台。据统计,金乡县每年“送戏下乡”演出达600余场次。“这里的观众已经不满足于听戏,几乎每个村民都会唱几句。”山东省艺术研究院戏剧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所所长郭学东告诉记者,在金乡一些农村,村民已不再是简单的听戏,而是已经与戏曲融为一体。

   “到曲阜朝圣、到金乡听戏”

  金乡将打造成全国民间戏剧曲艺文化集散地

  近年来,金乡县委、县政府在做好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同时,也致力于进行非遗文化的立体化宣传、多角度推广。除了开展“送戏下乡”和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敬老院等活动外,金乡县文化部门还制作了非遗宣传视频、微电影,并将非遗文化展览馆、数字化体验厅等设施免费向广大市民开放,并作为中小学生传统文化体验基地,定期开展参观体验活动。

  立足“金乡戏窝子”的资源优势,金乡县还常年在县文化馆开设“到金乡听戏”免费开放服务项目,运用“请进来、走出去、活起来”的策略,打造“到曲阜朝圣,到金乡听戏”的文化品牌。2015年,山东省艺术研究院与金乡县联合共同举办的“蝶变之路——从‘花鼓戏’到‘四平调’”演出,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再现了“花鼓戏”到“四平调”的演变过程,这次尝试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不小的轰动。

  3月1日,由山东省艺术研究院、济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以及中共金乡县委、县政府主办,山东省艺术研究院戏剧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所、中共金乡县委宣传部、金乡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金乡县文化馆、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和中国山东网承办的“到金乡听戏——金乡县贯彻《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媒体行”将在金乡县正式启动。为期3天的时间里,采访团将围绕金乡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尤其是戏曲资源优势,大力宣传金乡非遗原生态保护、传承、发展利用的政策措施、特色经验和亮点成果,充分展示金乡县坚持“五位一体”,推进经济、文化融合发展的执政理念和显著成效。

  金乡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美兰表示,希望借助此次媒体行活动,立足于金乡“戏窝子”的戏曲曲艺资源,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叫响“到曲阜朝圣,到金乡听戏”的文化品牌,弘扬以非遗为代表的民间文化艺术,将金乡打造成为全国民间戏剧曲艺文化集散地,见证金乡非遗传承人的执着与坚守,分享金乡非遗保护的经验及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