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放管服”改革激活一池春水

24.02.2017  22:13

从以前的先还贷款再提取公积金,到每年一次利用账户余额冲抵偿还公积金贷款,再到现在的每月一次冲抵偿还,从2015年7月份开始,济南实行公积金“冲还贷”政策。看起来只是两次政策的调整,但着实让许多利用公积金贷款买房的市民有了“获得感”,公积金不再睡大觉了,自身的还贷压力也相应减小了。

公积金政策调整带来的新变化只是一例。近年来,我省各地将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不断提升“”的含金量、“”的有效性和“”的满意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统计显示,2013年以来,我省已经累计削减省级行政审批事项570项,完成五年削减任务的96.4%;各级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面取消;省级行政权力事项由7371项精简到4010项,压减了45.6%,市县两级分别压减41.6%、24.2%。

省政府研究室宏观处处长徐俊青表示,我省在改革中坚持“放管服”三管齐下、协同联动,避免简单放权式改革,更加注重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政务服务和公益事业服务,有效提升了政府治理能力。

放管服”涵盖所有重要领域

2016年12月20日,省政府发布当年第二批削减省级行政权力事项,省发改委取消省基建基金投资安排、需国家发改委审查的节能评估文件审核2项行政权力,省工商局取消对经纪人市场的监督、受让或者租借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后续处罚等行政权力。这一次,我省就取消行政权力事项60项。

简政放权被称为一场政府的“自我革命”。省编办、省政府研究室在调研青岛、德州、潍坊等市发现,我省取消下放权限与事项的力度大、覆盖范围广,囊括了行政类和非行政类,涉及各部门和地方政府权限,包括工商登记、职业资格、行政事业性收费、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等事项,从行业看则几乎涵盖国民经济所有重要领域。

在放的同时,我省积极构建“清单式管理”的制度框架,从制度上规范权力运行。截至2015年7月,省市县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行政权力清单、政府部门责任清单三张清单全部面向社会公布,比中央要求提前一年完成任务。

过去开一家超市,需要跑工商、卫生、税务等七八个部门,办理十多个审批事项,过程复杂漫长。2014年9月份起,全省开始大力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变先证后照为先照后证。如今,在当地的政务服务中心企业登记窗口,大概一个小时就可以办出营业执照。

放不是不管,我省更加注重审批流程再造和办事要件简化,并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省市县三级编制公开行政审批事项业务手册和服务指南,省级精简审批条件220余项、申请材料400余项,减少市县初审环节190余项。目前,我省全面实施了“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积极推行并联审批,建立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等制度,证照办理及审批时限大大缩短。目前,我省在市县层面推进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莱芜市和省内95个县(市、区)通过“三合一”、“二合一”组建了市场监管局,整合工商、质监等市场力量和技术资源,实行统一市场监管。

2月7日,郓城骏源达交通设备有限公司年产1200辆专用汽车建设项目顺利通过省发改委批准,该项目将年产仓栅式运输专用车600辆、集装箱专用车600辆。

为做好服务,省发改委还在全省各行业选择1050家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直接联系点,组织各处室、单位多渠道进行联络服务。开通了“鲁企通”专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经济动态,解读宣传重大政策,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听取企业诉求,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调查显示,通过“放管服”改革,我省市场活力得到持续激发,营商环境不断改善。2016年,全省实有市场主体增至710万户,列各省市第二位。企业数量增加27.4%。

48%的事项仍需多次办成

最近,朱女士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到期的身份证跑了四次才办完新的,先是说照相时耳朵没有露出来不行,后来又说集体户口只能到户口所在地办,最后不得不跑到户口所在地换证。她说,政策说身份证换证可以在任意一个派出所办理,但很多政策细节没有宣传到位,这个“任意”还是无法随人意。

实际效能不高是当前我省“放管服”改革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基层反映,有的地方“一个窗口办结”“一次取件”貌似节省企业取件频次和时间,实际前提是全部证件办齐了一次才能取走,在多个证件一起办理的情况下,存在取件的“短板现象”,影响办理其他事项。省政府对18个省直部门转变职能第三方评估结果显示,服务对象对服务流程设置的总体满意率为66%,网上办理率不到60%,一件事跑好几次才能办成的达48%。

目前,由于部门联动机制不健全,“信息孤岛”问题比较突出。“互联网+”等创新手段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府相关部门联通和审批信息的共享,但不少部门的核心业务存在条块分割现象,公民的户籍、教育、就业和企业的工商、税务等基本信息处于分散的碎片化状态,给企业群众办事带来不便。在“五证合一”改革中,企业办理完工商营业执照后,因信息不全,还要到国税局、地税局补录会计制度等信息,多次跑腿现象没有完全改变。

此外,调研还显示,“放管服”改革依然存在审批权限与事项取消下放不彻底、“放权”和“接棒”之间衔接不顺畅、监管转型滞后于审批改革等问题。

切实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徐俊青表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是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重大决策,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政府治理体系、保持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放管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需要作出更多创新性工作。

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继续削减各类行政审批事项,关键在提高“含金量”上下功夫,以精准放权增强群众“获得感”。聚焦社会需求,建立群众“点菜”机制,把群众意见集中、反映强烈的事项作为减权放权的重点,大力削减企业投资、资质资格许可认定、教科文卫等领域审批事项,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清除障碍。

搞好下放权力事项衔接落实。及时组织开展取消下放情况“回头看”,对承接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指导基层做好后续衔接工作,对“接不住”、“用不好”等问题研究提出解决办法。建立健全“事权、人权、财权”对等保障机制,有针对性地加强队伍建设和经费保障,及时跟进业务培训,让基层政府有动力、有能力承接好审批事项,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加快编制公布公共服务清单,进一步明确服务流程和办理时限,坚决砍掉各类无谓证明和繁琐手续,让群众办事更明白、更方便、更快捷。探索建立省级层面的政务服务中心,依托省级政务服务网上平台,推动实体大厅向网上大厅延伸,凡具备网上办理条件的事项,都实行网上受理、网上办理,提高全流程网上办理率。

加强部门协调联动,探索建立全省统一的电子证照库和数据共享平台,推进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信息互通共享,实现数据归集和高效整合,着力打破“信息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