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改革试点方案获批 将全面启动

06.02.2015  17:42

   中国山东网2月6日讯 (记者 姜瑞丽)“在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上,以支持社员生产经营为宗旨,规范发展新型农村信用互助业务,努力为‘三农’提供最直接最基础的金融服务。我省为此制定的试点方案已获得国务院同意,试点工作即将全面启动。”记者从今天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围绕加快建成与我省实体经济相适应、市场化水平较高的现代金融体系,山东启动实施了一些有力度、有突破的改革措施。其中,积极筹备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改革试点即将全面启动。

  全省已设立小额贷款公司400家 2014年累计发放贷款1183.2亿元

  山东省金融办副主任初明锋表示,为了深入推进地方金融改革,山东以培育壮大普惠金融为核心,加快地方金融改革发展步伐,努力为地方经济特别是“三农”和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申办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方面,山东不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推动建立以股权纽带关系为核心的运行机制,目前全省已组建农商行50家,当年新增12家。村镇银行数量达到100家,居全国首位,当年新增24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达到17家,当年新设3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获批筹建,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设立工作加速推进。华海财产保险公司开业运营,中路交通财产保险公司获批筹建,地方法人保险机构达到4家。

  发展壮大普惠金融组织方面,全省已设立小额贷款公司400家,注册资本499.8亿元,2014年累计发放贷款1183.2亿元。小额贷款公司省级行业综合服务平台—山东惠众新金融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开业运营。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全省融资性担保行业规范发展的意见》。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保有量464家,注册资本542.6亿元,新增融资担保额1129.2亿元。引导民间融资机构规范健康发展,召开了有关现场会,制定出台了机构监管和分类评级办法。全省民间融资机构已发展到680家,其中,民间资本管理机构601家,累计投资额342.5亿元;民间融资登记服务机构79家,成功对接资金9.5亿元。另外,我省已设立典当行355家,平均注册资本2561万元,当年发放当金2.8万笔、301亿元;融资租赁公司91家,注册资本224亿元,2009年以来累计投放资金500多亿元,主要用于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改革方案获批 试点工作即将全面启动

  积极筹备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改革试点。在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上,以支持社员生产经营为宗旨,规范发展新型农村信用互助业务,努力为“三农”提供最直接最基础的金融服务。我省为此制定的试点方案已获得国务院同意,试点工作即将全面启动。

  初明锋说,为了引导权益类和大宗商品类交易市场健康发展。出台了《山东省权益类交易市场管理暂行办法》,新批准成立了金融资产、能源环境、农村产权、海洋产权等4家交易场所,权益类交易场所达到20家。推出了《关于开展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试点工作的意见》,已在石油装备、大蒜、石油、铁矿石等领域启动实施。

  强化政府引导基金设立发展工作,配合财政部门制定出台《关于运用政府引导基金促进股权投资加快发展的意见》和《山东股权投资引导基金暂行管理办法》,深入探索财政金融联动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大力发展私募市场。

  此外,山东推进青岛财富管理中心建设,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进入国家发展战略并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建立财富管理综合监管协调机制等30余项创新政策获得有关国家部委批复或原则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