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服务业“十三五”规划出炉

16.11.2016  14:03

到‘十三五’末,全省服务业增加值预期性目标为5万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目标年均增长10%左右。”日前,经省政府同意,省发改委按照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原则,制定印发了《山东省“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指出“十三五”时期,全省将广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形成服务、信息、绿色、时尚、品质和农村消费六大热点,充分发挥新消费在引领供给侧改革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服务业已成为拉动我省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规划》的出台,具体细化了‘十三五’时期山东服务业发展的布局和重点发展领域,针对性很强,明确了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有方向、有目标、有措施、有主体,为推动全省服务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路线图’和‘时间表’。”省服务办主任陈清华表示。

梯次错位布局,大中小城市联动发展

把城镇作为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根据《规划》,“十三五”时期,结合我省深入实施“两区一圈一带”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城镇体系建设,山东服务业发展将主要围绕城市级次展开布局,充分发挥服务业在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不同区域服务业梯次发展、错位发展,形成大中小城市联动协调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区域中心城市服务业的发展对周边地区乃至全省服务业,具有龙头带动辐射作用。按照《规划》布局,山东将推动区域中心城市服务业高端化发展。济南、青岛两个区域中心城市,结合城市建设优化服务业空间布局,强化资源整合,建设一批层次高、业态新、功能全的各类现代高端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打造全省服务业发展高地。

济南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建设现代泉城的中心任务,加快推进济南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东方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济南区域金融中心和中央商务区建设。青岛围绕大力发展十大现代服务业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青岛高端服务业集聚区、亚太旅游中心建设。进一步增强济南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青岛在山东半岛城市群服务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把济南、青岛发展成为面向全国、服务全省的服务业中心城市,率先实现由工业经济主导向服务经济主导的转变,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在市级中心城市服务业集聚化发展布局中,烟台、临沂、济宁3个地区中心城市和其他12个市域中心城市,立足当地资源、产业优势和城市发展,整合服务业资源,优化服务业发展空间,大力培育建设商贸物流、旅游休闲、文化教育、健康养生、金融商务、研发及广告创意等各类服务业集聚区、园区。大力推进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发展,优化同类型、关联度高的服务业企业和要素合理集聚,发挥好中心城市对周边县(市、区)服务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率先实现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转变,加快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同时,推动县级中心城市服务业特色化发展。县城和较大的乡镇,结合各自实际和服务业发展优势,突出服务业发展特色,着力培育发展各类服务业特色商业街、特色园区、特色乡镇(街、办),形成与市级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相配套的各类特色服务业发展基地。优化生活服务业网点规划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各级商业中心能级和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水平,积极打造各类便民利民的生产、生活服务中心。

服务业梯次发展、错位发展的布局结构,有利于各市分工明确、功能互补,打造统筹协调、全面发展新局面。”陈清华表示。

三大工程,18个领域

目前,我省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档、结构调整、动能转换的“三期叠加”时期,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结合我省发展实际,推动服务业重点行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仍是未来全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规划》确定了全省服务业发展“三大工程”: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工程、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工程、新兴服务业培育工程。

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示范工程的实施,须运用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采用科学管理模式和现代经营业态,改造提升传统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养老服务、家政服务、文化创意产业。

其中,批零餐饮业将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工程,培育30个特色鲜明、模式成熟、双向流通的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推进电商集聚发展。重点培育1家销售过千亿元、10家过百亿元、100家过亿元的流通骨干企业;房地产业,调整优化商品房供应结构,化解房地产库存,健全完善小区配套设施,加快转变住房建造模式;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民办和公办民营养老机构达到总数的80%以上,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达到6000亿以上;家政服务业,实施“金围裙”培训工程、公益性信息平台建设工程、标准化建设工程、权益保障工程、家政服务示范工程;文化产业,突出市场主体培育,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到2020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工程,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寻标对标”,大力发展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对地方贡献大的现代服务业,重点突破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人力资源服务、法律服务、会计评估等领域,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财税链的有效衔接和有机融合。

到2020年,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500家,从业人员40万人,软件业务收入超过6000亿元;科技服务业,培育各类科技服务骨干机构超过2000家,全省科技服务业产业规模达到800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左右;物流业,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下降到15.8%,物流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2%,占第三产业产值达到16.5%;人力资源服务业,建成2个以上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实现人力资源服务业全省营业收入1000亿元;法律服务业,律师业务收费总额达到60亿元,律师队伍达到2.5万人,公证员总数达到1200人左右,基层法律服务执业机构力争实现乡镇全覆盖;全省会计评估行业总收入达到42亿元。

新兴服务业培育工程,重点发展旅游业、医疗服务业、体育产业、教育培训业、会展业、知识产权业等新兴业态。支持企业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经营网络化、连锁化,加快从服务业新兴业态的“跟随者”转变成为“领跑者”,引领并创造新消费,抢占价值链高端。

到2020年,全省实现旅游总消费额1.1万亿元,旅游业增加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医疗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000亿元左右;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500亿元;教育培训业,重点扶持6所左右省属高校和20个左右优势学科。基本建立起现代大学制度;会展业实现产值20亿元左右,从业人员3万人左右。

我省服务业既面临重大战略机遇,也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陈清华介绍说,体制机制不活、服务业占比低、结构不够优化等问题依然存在,用水、用电、用地等发展要素成本明显高于工业,发展环境依然有待优化。“十三五”时期我省服务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