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标准”向大气污染说“不” 每年可减排氮氧化物160万吨

25.12.2015  09:11

  24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山东启动2015年“山东标准”建设第一批行动计划以来,共制修订“山东标准”654项,并将一批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转化为标准。山东制定的标准,不少还填补了国内空白,比如《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其3项行业实施细则(造纸、热电、水泥)。

  2014年12月,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出台了《关于推进“山东标准”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完成29个领域1500项标准的建设任务。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张宁波介绍,今年,山东省质监局启动了“山东标准”建设第一批行动计划,实施标准化创新和试点示范及推广应用项目276项,制修订“山东标准”654项。

  其中,今年山东共发布实施覆盖18个行业的25项能耗限额地方标准,这些标准的实施每年可为全省节约标准煤584.13万吨。目前,山东共制定能耗限额标准42项,其中26项尚无国家标准,其他标准指标均高于国家标准,至少推动淘汰落后产能2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山东共发布实施超低排放标准5项,一批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转化为标准,如《工业烟气脱销催化剂》地方标准,融入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催化还原脱硝技术”,每年可为我省减排氮氧化合物160万吨、钒钛有毒催化剂5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效益20余亿元。

  发布会上,《高炉炼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电解铝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等14项强制性能耗限额地方标准被公布,这些标准将于2016年4月13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