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用重大工程建设促发展惠民生

26.04.2017  21:34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推动发展。重大工程建设,人民关注,人心所向。山东今年确定了120个省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4200亿元,主要涵盖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态环保、现代农业、社会民生等领域,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高、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示范带动作用突出,是拉动山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火车头,是加快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助推器,是托起百姓安居乐业梦,更是润泽百姓心的暖心工程。

群众获得感更强烈。“获得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得到”,群众对重大工程的“获得感”,就是希望通过重大工程建设的实施,百姓生活能更为便捷、实惠、安全。如,高铁,目前全省17市中已有10市实现高铁通达。“十三五”期间,山东将全力推进济青、郑济、京九等高铁项目建设,全省高铁通车里程将超过2100公里,17个地级市将全部高铁通达。威海威高血液透析器、潍坊新和成氨基酸等项目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产品替代进口。聊城中色奥博特压延铜箔项目建成投产,打破日本、美国对高品质压延铜箔的垄断,有力支撑我国高性能铜加工产业技术跨越和信息产业升级。这些重大工程建设,增强了百姓的“自豪感”、“幸福感”、“自尊感”,极大地提升了获得感。

民生福祉更浓郁。民之所盼,施政所向。“近年来,山东项目投资规模和年度计划投资逐年增大,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为促投资稳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7年,山东计划总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11个。烟台潮水机场、日照机场、济乐高速、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等相继建成,济青高铁、鲁南高铁、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济青高速公路改扩建、烟台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等项目顺利推进。沂蒙抽水蓄能电站、海阳核电、威海石岛湾核电等项目顺利推进,极大地提高电源保障能力,让群众真切感受到重大工程建设带来的实惠。

民唯邦本,本固邦宁。城市的发展,最终取决于城市建设的理念、基础和格局。城市的幸福指数,最终归因于重大工程的惠及程度。重大工程,更是民生工程,抓重大项目就是抓经济发展,把每一个重大项目建成一流工程、样板工程、精品工程,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

烟台市委统战部助力海外山东籍企业渡过难关
    日前,获悉海外鲁籍企业遇到困难,外事侨务办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1月10日,省委常委会利用一天时间,外事侨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