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访山东省政协委员、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

30.01.2015  12:44

山东省省长郭树清在他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用了整整一个部分专门谈到文化山东建设,报告对挖掘和利用好丰富的齐鲁文化资源做了全面精辟的论述,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研究制定整体规划,开展本土文化资源普查,加强对重大项目的研究论证;必须推动经济文化融合发展;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办好“文化惠民、服务群众”实事。

2015年山东如何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又有哪些具体措施?两会期间,人民网记者采访了山东省政协委员、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

人民网: 2015 年,山东省文化厅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将采取哪些措施?

李国琳: 今年,山东省文化系统将重点实施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十大行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十项行动分别是,规划建设“曲阜文化经济特区”、着力建设孔子及儒家思想研究传播体系、组织开展“接续文化薪火?讲述中国故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会”征集展演、实施齐鲁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创作工程、加强山东革命历史文化挖掘传承、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实施县及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推动齐鲁文化“走出去”、举办“齐鲁文化盛会?山东人民节日”——第十届山东文化艺术节、实施区域文化发展战略。

人民网:在十大行动中,很多重点都体现出齐鲁文化的内涵,您能择其重点给人民网网友介绍一下吗?

李国琳: 好的。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建设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以打造大遗址组团式保护园区、中华文化教育基地、世界文明对话平台、儒家文化研究中心为基本目标,着力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文化产业发达、社会文明程度较高、人人彬彬有礼、中外人士向往的“首善之区”和“文化圣地”。

着力建设孔子及儒家思想研究传播体系,具体包括研究阐发、普及推广、对外传播等“三大体系”。在普及推广体系中,我省将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融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完善“图书馆+书院”模式,逐步实施乡村儒学、社区儒学推进计划,初步形成覆盖全省、运转规范、服务有效、惠民利民的服务网络体系。到“十三五”末,全省尼山书院联盟建立健全、运行规范,形成山东孔子故乡独有的特色与优势,形成知名文化品牌。

挖掘中国古代、近代及当代的优秀文化资源,组织开展“接续文化薪火?讲述中国故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会”征集展演,遴选编辑推出一批感动人心的先贤先烈、先模先锋故事,推出一批富有教育意义的老故事、新故事,推出一批具有当代价值的民间故事、历史故事;深入挖掘我省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深化沂蒙精神内涵研究,发掘胶东、渤海、冀鲁豫等红色文化资源,整理研究展示革命文化,推动革命文化教育普及。

“十项行动”提出实施齐鲁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创作工程,深入发掘齐鲁文化资源,深入推进山东舞台艺术精品创作、优秀保留剧目、地方戏振兴与京剧保护扶持、舞台艺术英才培育及重大奖励机制“4+1”工程,完善舞台艺术创作繁荣发展的长效机制。

2015年,我省将举办好第十届山东文化艺术节,使之成为促进艺术创新、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平台,成为检阅、统筹、盘活全省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引擎,成为贯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的重要切入点和有效抓手,着力打造“齐鲁文化盛会、山东人民节日”品牌。

人民网: 2015 年,山东省文化系统在推进非遗保护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方面有什么打算?

李国琳: 为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阐发、传承传播,我省在非遗保护传承传播方式上不断创新,推动非遗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启动了“齐鲁非遗大讲堂”。2014年11月25日-26日、2015年1月14日-16日,分别举办了1-3期“齐鲁非遗大讲堂”,全省308个省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基本培训一遍,54个省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走上讲台,介绍项目保护经验,分享保护成果,受到了广泛欢迎。下一步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推进“齐鲁非遗大讲堂”不断迈向深入。

在举办“齐鲁非遗大讲堂”过程中,我们有三个坚持,一是坚持“省里办”与“各地办”相结合,进一步充实讲堂内容。综合性授课内容由省里主办。根据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民俗等非遗十大门类,分别选择在上述门类中项目较多、保护成效突出、有创新做法的市,进行分类培训。

二是坚持“讲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进一步创新讲堂形式。在讲堂教学中,统筹ppt演示、多媒体播放、经典唱段展演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形式,增强互动性;在现场教学中,统筹实地观摩、综合展演、特色专题等多种形式,增强体验性。

三是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进一步扩大讲堂影响力。根据2015年全省非遗保护的重点工作,按照非遗保护特点,积极聘请省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兄弟省份非遗保护工作者,就某一专题、某一省份保护经验进行辅导授课。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我省专家学者、项目保护单位走出去,进行授课交流,将我省非遗保护的好做法、好经验传播出去,扩大我省非遗保护的影响力。

人民网:据我们了解,山东正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您能介绍一下这方面情况?

李国琳: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精湛技艺,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我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保护工作高度重视。目前我省4339名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65岁以上的占34.7%,且大部分年事已高。为进一步推进传承机制建设,我省启动了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主要措施有:

一是选择试点,逐步推开。从2013年、2014年补助10万元以上的项目中,分类别选择29个项目作为试点。由项目保护单位在每个项目中选取1到2名年事已高或亟需抢救的代表性传承人,依据有关要求,制定代表性传承人业务标准。采取整理传承人口述史、建立珍贵资料档案、数字化保护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年事已高代表性传承人有关资料的抢救性保护和保存。2015年,我厅将对各地开展抢救性记录的情况进行评估,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开。

屏蔽此推广内容二是对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进行扶持。2009年至2010年,中央财政分别对每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给予8000元的传习活动补助;2011年至今,中央财政分别对每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给予10000元的传习活动补助。2008至2009年,我省省级财政对部分濒危、年老体弱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给予3万元的传习活动补助;自2010年开始,每年对每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给予6000元的传习活动补助。青岛等地的市财政也建立了对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活动补助制度。2015年将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尤其是鼓励指导各地建立非遗专项资金。

三是引导、鼓励传承人开展收徒传艺活动。省里责成有关部门与传承人签订《传承目标责任书》,要求每个代表性传承人至少收徒3名,实行动态管理,对常年未履行传承义务的,视情况给予警告,甚至取消代表性传承人资格,目前,全省各级代表性传承人积极履行传承职责,共收徒13470多名。2015年将继续开展“山东省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模范传承人”评选活动,鼓励传承人收徒传艺。

四是加强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传承人的传承能力和本领。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学习、传承机制建设、传承人的责任与义务等,对传承人进行培训,取得良好效果。自2006年以来,全省共举办各类针对传承人的培训班1300多场次,参训人员达10.5万多人。2015年,将举办非遗十大门类传承人培训班,将全省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全部培训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