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短跨进入“冲刺”阶段

24.04.2015  11:10

程文领衔山东短跨加速冲刺

 

短跨项目一直是青岛田径的重点项目,曾先后培养出高永红、黄潇潇、庄振平、张世宝等多位优秀短跨运动员。自2010年4月山东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青岛短跨训练基地正式落户青岛市体校以来,山东短跨栏各项目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新发展——辽宁全运会,山东男子4×400接力首夺银牌,去年的济南冠军赛上,山东男子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双双夺得全国冠军,在我省短跑历史上前无古人;今年的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来自短跨基地的朱陈斌、王庆、张耀荣包揽男子400米前三名。青岛市体育运动学校副校长张增惠表示,基地将在新周期着力打造山东短跨新的“拳头项目”、“优势项目”。

 

打造“拳头项目”

 

十二运会上,山东短跨虽人员并不齐整,但已表现出了一定实力。已经成长为队中“一哥”的程文发挥稳定,男子接力项目的快速成长也令老牌强队感到了危机。根据张增惠的设想,我省作为田径人才大省,完全具备发展短跑的有利条件。在项目发展的方向上,基地选择了“做强集体项目,发现人才,单个突破”的道路。“发展短跑项目,首先要有队伍,有教练,然后从集体项目抓起,在这个过程中积累训练经验、网罗人才、发现人才、单个突破,只有这样,100米、200米才能有所发展。”张增惠告诉记者,目前各队伍发展的步骤非常清晰。“我们发展短跑项目的主要目的还是促进400米和400栏的发展。黄潇潇退役之前,我们山东在这两个项目上有巨大优势,但后期因为选材没跟上,出现了人才断档。于是上周期我们组建了一支男子4×400米接力队伍,这支队伍是以前我省没有的。其后三年的备战时间里,这支队伍的成绩提升到了与广东队仅相差0.14秒,又在全运会后的一年完成了在全国比赛中对广东队的超越。说明在这个项目上我省是具备实力的,我们需要的是时间。”张增惠直言,目前青岛短跨基地正着力将山东男子4×400米接力打造成我省田径新的“拳头项目”,将男子4×100米接力打造成新的“优势项目”。

队伍成长迅速,但也面临着一些发展的瓶颈,张增惠坦言,目前队伍教练员缺乏成为制约短跑项目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相比4×400米接力凭实力说话的分量较高,4×100米接力是偶然性非常大的项目,交接棒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而影响最终成绩。由于我省该项目刚刚起步,没有专项的高水平教练,只能在不断摸索中逐步打造项目优势。”对于今后教练员的选择和培养,张增惠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冬训队伍在美国训练期间,带我们的美国教练水平很高,且擅长短跑,我们在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察后,希望下一步能得到局领导的支持,帮助我们引进外教。同时我们也将从地市选取几名年轻的优秀教练员,在外教带队期间认真向他们学习先进的训练理念、思路,相信经过两年左右的时间,我们就能培养出一批年轻的优秀本土教练员。”

注重可持续发展

  除了上周期涌现出了程文、王欢等重点队员外,短跨基地还十分注重项目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去年省运会结束后,基地选拔了新一批接力组队员充实入队,这批队员的年龄大都在95-97年龄段。而队伍中已经有过一到两届全运会参赛经验的“老”队员同样以“90后”为主,年龄衔接非常乐观。从备战全运会的角度上来讲,目前的人员配备既能保证十三运的参赛需要,又为十四运的参赛储备了人才。“今后我们要逐步建立起一线-青年-少年三支队伍的完整体系,我们的接力青年队目前在全国锦标赛上取得了第三的成绩,这让我们更加有了底气,如果今后少年队伍也能在全国比赛中排到前三名,那么各年龄段衔接起来,我省接力项目就能够在全国长期立足。”张增惠对我省短跨项目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

此外,短跨各项目队在训练备战中追求训练的科学合理性,力求保证每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从而延长队员的运动寿命,这对于减少人才流失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我们的一些队员练到三十岁以上没有问题,科学的训练是关键。”张增惠如是说。

 

向管理要成绩

 

有着多年国家队带队经验的张增惠在总结自己带队心得时表示,自己多年来带队总结出的一个重要经验便是:向管理要成绩,着力打造团队精神和队伍凝聚力。张增惠坦言,自己平时对队伍的管理非常严格,但“霸道”中也富有人性化。从基地建队至今,他坚持每周日晚集合队员们召开例会,以总结训练、部署工作。同时,基地十分注重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除不定期组织各种丰富运动员业余生活的文化活动外,每周为队员开设文学课程,讲解诗词歌赋、弟子规以及文章撰写;为了解决队员外训时的语言障碍,学校还不定期开设外语课程。甚至在备战全运会的最后一年中,还为队员专门开设了瑜伽课,除了帮助运动员练习柔韧之外,培养运动员静心、不浮躁的心理素质。

张增惠还专门腾出半间运动员宿舍,将家人买的小说书籍拿到学校,放在宿舍供运动员借阅,于是这间宿舍就成了队员们的“小小图书室”。长期以来,省短跨队伍秉承“磨练意志,陶冶情操”的队训,体现出了作为我省优秀运动员的良好素质和精神风貌。“我们的队员无论走到哪里,无论有没有教练监督,训练都非常认真、自觉,专心听从教练讲解,用心体会动作要领。甚至在国外训练时,外教都感慨:‘从眼神中就能看出队员们强烈的求知欲。’”提到自己的队员,张增惠语气中满是自豪。

据了解,目前省短跨基地各项目重点队员正在省训练中心大本营集结训练,备战即将于4月底在济南举行的2015年全国田径冠军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