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绿色防虫技术助力秋粮生产

03.08.2015  11:31

  当前正值夏玉米生长的重要时期,也是各种病虫害多发期,山东各地采用物理生物等新型防虫技术,推动粮食绿色增产。

  每隔十天,德州市齐河县农业清洁生产试验区的技术人员,就会到田间采集害虫数量的数据虫情较往年大大较轻,发挥作用的,就是田间这一个个“小蚊帐”——马氏网。

  德州市齐河县农业局农艺师轩清霞告诉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记者,瓶子里放着95%浓度的酒精,虫子飞到这个瓶子里以后,直接就掉到酒精里面,然后杀死。收集虫子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试验区内,每亩农田安放两个马氏网用来捕捉飞行的虫子,对于地下爬行的虫子,则用这种叫马氏杯的配套装置。轩清霞表示,杯子设在马氏网的周边,一个三米的等边三角形,里面盛着虫子喜欢的液体,糖醋液,虫子喜欢糖醋液的味道,就会爬过来,调到杯子里,进行诱杀。

  今年山东在全国率先启动粮食绿色增产模式,省农科院投资1000万元,建成山东首家天敌工厂和实验室,用“以虫治虫”的方法进行玉米害虫防治。

  玉米螟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前期不易察觉,后期危害大。挂上赤眼蜂的小蜂板,就能不断羽化出蜂子,然后产卵寄生在玉米螟的虫卵中,破坏害虫的生长繁衍,从而达到防虫的效果。

  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郑礼说,把这个小卡片,挂在玉米植株上,每亩地挂上八个卡片就行了,南北东西各九米远一个。老百姓非常容易操作,并且效果非常好。一亩地可以有一万多头赤眼蜂,一万多头赤眼蜂在玉米螟通常发生的年份下,就能够完全控制。

  今年山东大力实施“一控两减三基本”,农药利用率提高5%,用量减少1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10%,用量减少10%以上。通过现代农业清洁生产方式,经济效益年亩均实现节本增效200元。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