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美术馆抗战胜利日假期推出四场高品质展览

02.09.2015  10:34






 

  9月3日至5日,全国民众将欢度首个为庆祝抗战胜利而设立的假期。为此,山东美术馆特别推出了四场水准一流、内涵深刻、品质卓越的美术展览,以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更好的纪念那场波澜壮阔的全民族的伟大抗战,缅怀先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英雄史诗,丰富广大群众的假期文化生活。这四个展览涵盖国画、油画、版画、雕塑、陶瓷、民艺、摄影、摄像、衍生品等多重内容,分别是:

  “俄罗斯特列恰科夫国家画廊藏品巡展(1894-1980)”;

  “匠心传承—潘鲁生当代艺术巡回展”;

  “影像中的山东抗战”纪念特展;

  “大师窖藏——走进山东半岛名作展”。

  假期期间,除可以观看威武雄壮的大阅兵,参加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外,广大观众还可到山东美术馆,参观一流美展,尽享精神大餐。所有展览活动均免费向公众开放,观众只需持有效身份证件换票入场参观即可。

  俄罗斯特列恰科夫国家画廊藏品巡展(1894-1980)

  本展由山东美术馆、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大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全山石艺术中心、俄罗斯特列恰科夫国家画廊六大艺术机构主办,俄罗斯圣彼得堡艺术中心协办。

  展览展出俄罗斯特列恰科夫国家画廊收藏的30余位俄国艺术家的56件作品,作品创作涵盖了从1894年—1980年苏联解体之前的近百年时段,是俄罗斯油画多样化的深入探索,形成自己民族风格的重要阶段,展现了俄国社会近百年间的大变革风貌。这些作品体裁风格各异,有对俄罗斯壮美自然的讴歌,有对普通民众的热情赞扬,也有对其民族性格和深刻人性的刻画与揭示,是俄罗斯现实主义风格油画最好的范例。

  匠心传承—潘鲁生当代艺术巡回展

  本展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山东省文化厅、山东省文联、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主办,山东美术馆、银座美术馆等单位承办。是中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支持项目、“中法文化年”艺术展专题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课题研究项目、中国国家画院丝绸之路美术创作工程项目。

  本次展览是历经我国及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家的8座城市、14座美术馆、博物馆巡回展出后的一次集成展,也是巡展启动近三年来创作更新、国际交流、评论研讨的回乡汇报展,更是从民艺文献梳理、当代艺术创作、东西方艺术对话,进一步向艺术衍生设计全面拓展的艺术展。展览由“民艺调研——民艺文献展”、“国瓷彩墨——陶瓷作品展”、“回归本元——纤维作品展”、“丝路写意——丝绸之路调研展”、“鲁班绳度——绘画作品展”、 “水墨意象——综合材料展”、“西行巡展——巡展文献展”、 “中西对话——毕加索潘鲁生陶瓷对话展”、“衍生意匠——衍生品设计展”9大版块组成。

  “影像中的山东抗战”纪念特展

  本展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厅、山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指导,山东广播电视台主办。山东美术馆、齐鲁网、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记忆》口述历史项目组、山东广播电视报、山东电视齐鲁频道承办。

  展览作品是山东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在制作播出广播、电视、网络节目的同时,融合、整理所积累的素材形成的,很多图片资料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同时,此次展览也是第二届山东广电艺术节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全面展现自1894年至1945年山东人民前仆后继、奋起反抗日本侵略的历史和英雄事迹,尤其是从1937年10月3日日军第十师团大举入侵山东起,直到1945年12月17日日军在济南正式签字投降的历史内容。这些从世界各地搜集的珍贵历史资料,很多是首次公开曝光。展出作品还包括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记忆”摄制组为54位抗战老战士建立的“口述历史”档案,集中展示了抗战老战士的英雄风采和有关山东抗战的珍贵记忆。

  大师窖藏——走进山东半岛名作展

  本展由山东省文化厅、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主办,山东美术馆、中国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潍坊市文广新局、临沂市文广新局、威海市文广新局、烟台市文广新局承办。是山东省文化厅“2015年度文化惠民系列活动”的重点项目之一。

  展览展出包括任伯年、吴昌硕、林风眠、徐悲鸿、齐白石、陈半丁、傅抱石、石鲁、李可染、黎雄才、李苦禅、朱屺瞻、周思聪、钱松喦、吴作人、杜滋龄等56位近现代国画大家的精品佳作74幅,作品创作年代贯穿整个20世纪,是中国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组织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的重要美术典型,深受国内民众及世界民众所熟知、喜爱。展出作品在画科上以山水、花鸟为主,间有部分人物与鞍马动物画,诸法并用,既有致力于传统文化道法自然、万物一理、乘物游心的儒道释哲学追求,亦有以西方美术的空间模式、写实光影、形体色彩改造传统美术语言及精神指向的探索实践。在传统语言、写实语言、时代要求的综合作用下,他们将个人的艺术追求与民族传统、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致力于塑造表征所处时代的、具备突出风格的、体现民族特色的中国画样式,不断推动了中国画的审美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