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荣成:诚信是第二张“身份证”

28.09.2015  13:05

  近日,在山东省威海荣成市搞建筑工程的钟彦华,终于吃了颗“定心丸”,由于所在企业获得了诚信加分,公司参与的一项工程项目顺利中标。荣成市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对投标单位的诚信等级有要求,而钟彦华单位的“信用档案”里的一项威海市建委颁发的诚信企业奖,为其赢得了诚信等级加分,最终成功中标。

  钟彦华的故事不是个例。如今,在山东荣成,从普通群众到机关干部、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到社会团体,都有一个“诚信身份证”,里面记录着自己的“信用档案”。2013年以来,荣成市在多年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启动社会征信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为每个自然人和法人建立了“诚信身份证”,把诚信建设提高到了制度保障的层面,让它和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真正实现了“守信处处受益,失信寸步难行”的良好局面。

  2012年以来,荣成市142个部门实现了信息互通共享,全市近60万条民众和企业的基本信息、信贷信息、违法违纪、荣誉奖励等内容都汇集到了征信信息库。信息库以身份证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按照分数高低将信用等级划分为从A+到D五个等级。在信用评价运用上,荣成坚持真评真用。只要在个人征信系统中输入市民的身份证号,小到闯红灯、欠交物业费,大到违法违纪案件、纳税和还贷记录,都被清楚地记录在案,并直接形成此人的信用等级。目前,全市已生成有效评价87396条,列入较诚信黄名单2504人(家),诚信警示和不诚信黑名单384人(家)。

  对于失信者如何惩戒?怎么激励越来越多的人守信?荣成市围绕征信评价结果出台了一系列“硬杠杠”。

  在财政资金扶持、向上申报项目、信贷投放、出口通关、工程招标、政府采购、评先选优等方面,优先考虑诚信度高的企业;对信用等级为“黄黑”等两级的企业,在有关方面行政审批时予以一票否决。对诚信度不高的个人,在就业创业扶持、低保困难救助、有关社会活动等方面,依法采取限制措施。市交通局给200多台出租车建立信用档案后,出租客运行业的投诉率同比下降了72%,好评满意度同比上升18%,实现“事故率、投诉率”双下降。市农商行推出“个人荣誉贷”新型信用贷款产品,以贷款者的荣誉为担保,以信用报告为保证,以道德作抵押,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服务优质政策,已完成授信284户,授信金额达5496万元。

  “目前,讲诚信在荣成已经蔚然成风,两年来社会矛盾纠纷减少了22.8%,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下降了26%。”荣成市社会管理服务研判中心主任黄春晖说,在威海市社情民意调查中,荣成市的群众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6%以上,连续多年位居各市区首位。(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