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蒙阴:价格服务来到群众身边

01.12.2014  13:11

      今年以来,山东省蒙阴县物价局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核心,以价格服务群众为目的,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把专项治理规范农贸市场价格秩序作为今年价格监管工作的重点之一,积极转变职能、转变观念、转变作风、寓服务于监管之中,营造和谐价格环境,把价格工作做到群众身边。

          专题调研,治理措施便民兴商。价格问题事关民生,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价格问题就是物价部门工作的重点。该局以“价格工作如何便民、为民、惠民,把价格工作做到群众身边”的工作思路,结合县域工作特点,从关系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物业及停车收费等民生问题人手,在规范有形专业市场价格收费的同时,重点加强了对农贸市场的监管和服务。针对农贸市场多年来沿袭着卖方喊价,买方还价,因人议价的讨价还价经营模式。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分析,以为这种传统的摊主喊价、市民还价的交易方式,常常引发价格纠纷,面对消费者的投诉,执法人员只能作调解,大部分的调解都以无果而告终。为逐步改变这种现状,经多次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等形式,决定全面推行明码实价。为此,该局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并成立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计划和措施,进行了责任分工,明确了目标任务,小组成员涵盖了市场管理方主管人员和经营较好的商家代表。           靠前服务,价格秩序实现“三级跳”.为了更好地推进此项工作,该局进行了多方走访和调研,并入商铺、进摊点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调研、排查和平时受理价格投诉的综合情况。最终得出卖方不愿标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习惯不标价和担心明码实价会吃亏。针对这一情况,一方面主动与商家进行沟通和交流,宣传价格法律法规和政策,帮助其建立正确的经营和竞争意识;另一方面广开宣传渠道进行宣传造势,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倡导和参与文明经商、诚信经商。同时,坚持以示范引路、先易后难,依次递进的原则,选择有代表性的商家开展“一帮一”上门服务,帮助其制作、标识、维护和管理价格公示牌。通过不懈的努力,被服务商家不仅感受到自己的经营形象提升了,而且客户也增多了,效益也提高了。实施了明码标价的商家的收益日见增加,让未实施明码标价的商家明显感受到了在竞争上的缺失,便主动要求价格部门为其服务。局面打开后,又抓住商家们主动要求标价的有利时机,结合农贸市场经营品种较多的实际,在大力推行使用特色标价牌明码标价的同时,积极提倡商家们标什么价就卖什么价,引导其树立起“本店不讲价(明码实价)的理念”.通过耐心细致的服务工作,商家们渐渐接受了倡导,农贸市场的经营模式也实现了从过去的“无标价”到“明码标价”再到“明码实价”的“三级跳”.           信息互动,部门形象和群众利益双赢。为了进一步体现价格服务让商家增效,让百姓受益,充分发挥局价格监测网站的作用。该局在完善价格监测采集网络的同时,建立多元化的价格发布渠道。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形式及时发布全县各个农贸市场的经营品种、价格等动态信息,让商家快捷地掌握价格信息,为准确选择进货渠道,规避高价购进,从源头上控制成本,从而降低销售价格,将实惠转到老百姓身上。这一做法,既能让群众通过直观的方式了解农副产品的价格和质量信息,获得对称的价格信息和维权支持,做到踏实购物、放心消费,又能使经营者的价格诚信意识和价格自律能力得到切实增强,还能使群众反映的价格收费热点问题得到切实解决,真正实现了惠民兴商和提升部门形象的双赢结果。通过有效的治理规范,市场价格秩序明显好转,群众的满意度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