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调研商品房库存 多市探索存量房变保障房

28.03.2015  13:02

  3月27日,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优化2015年住房及用地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对住房供应明显偏多的市、县,或在建住宅用地规模过大的市、县,应明显减少住宅用地供应量直至暂停计划供应;引导未开发房地产用地转型利用,用于国家支持的新兴产业及养老、文化、体育产业等项目用途的开发建设。鼓励将符合条件的商品住房作为棚改安置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房源。

  由增变减,住宅供地转向

  每年拿出多少土地盖住房?百姓很关心。按惯例,每年3月底,各市要向社会公布年度住房用地供应计划。记者从省国土资源厅获悉,目前,我省已经有城市上报了计划,但没有报齐。至于各市今年的住房用地安排增了还是减了,还要等汇总以后才能算出。“从去年的实际供地看,我省住宅供地面积比以前略有减少。”省国土资源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某市一位长期从事国土管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强调局地“减少住宅用地供应”,多年来还是头一次。过去无论“国五条”还是“国八条”,都要求“增加”。2013年2月出台的“国八条”还要求,“当年住房用地供应总量原则上不低于过去五年平均实际供应量。”

  我省的住房用地供应量有多大?据中国土地市场网数据,2012年,山东住房用地供应计划1.1万公顷,约占全国的10%。年底供出9470.55公顷,其中,中小套商品住房6294.05公顷。

  山东财经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郭松海教授告诉记者,在库存高企的地方,减少住房供地不仅能调控市场,也减少土地浪费。长期以来,土地的城镇化快于人口的城镇化,土地使用粗放浪费,按国家标准,城镇人口每增加1万人,占用土地应增加1平方公里。但实际上,我省和国家平均水平类似,是这个标准的2倍。

  转型利用,难在地价“倒找”

  27日两部《通知》提出,房地产供应明显偏多或在建房地产用地规模过大的市、县,可以研究制订未开发房地产用地的用途转换方案,通过调整土地用途、规划条件,引导未开发房地产用地转型利用,用于国家支持的新兴产业、养老产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等项目用途的开发建设,促进其它产业投资。

  郭松海告诉记者,以前,各级国土部门也密切关注未开发房地产用地,比如国土资源部法律中心公布过,截至2012年底,全国这类“囤地”14.45万公顷。不过,当年的导向是促其开发,早日补充市场,这次的倡导“转型”,是新的提法。

  从操作上说,一位长期从事国土管理工作的人士直言:“有点难度。因为住房用地贵,其他用途的便宜。要转变用途,政府就要退还一部分土地出让金。不过能发展别的产业,政府也应该有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