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黄河岸边的春节 搬迁新村喜事多

11.02.2016  19:48

  金猴献瑞,春暖滩区。今年春节,对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苏门楼村的村民来说,格外喜庆。这个位于黄河岸边的村庄,是省定贫困村,也是黄河滩区移民迁建村。节日里,记者来到苏门楼村,和近百户村民一起在他们的新家过第一个春节。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报道,迁新居,娶新娘。苏门楼村老边家今年喜事连连,不仅住上了二层小楼,新娘也给娶回了家。

  苏门楼村村民温守柱:“俺苏门楼以前住在黄河滩区,很穷,给小孩说个媳妇都难说。”

  对黄河滩区贫困村,这两年,国家陆续出台惠民政策,村民几乎不用拿钱,就可住上这新房子。

  温守柱告诉记者:“这个房子盖下来一共13万,老百姓不拿一分钱,政府给盖的。”

  安居的梦想实现了,贫困的帽子不能老戴着,为让滩区群众尽快过上好日子,脱贫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

  苏门楼村第一书记李勇:“能不能选择一个合适的产业,把加工工序放在村里,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就业。”

  鄄城县通过选择、比较,户外家具加工门槛低,技术要求不高,是一条好门路。产业选好了,下一个难题又迎面而来:群众在哪里进行加工?就在春节这两天,苏门楼村这一难题终于得到解决,扶贫就业点在家门口正式启用。

  新春走基层的记者在就业扶贫点看到,虽然是春节期间,但是干活的人还是满满当当的坐了一屋子,他们正在这里做藤编加工。

  村民陈福云告诉记者,家离这挺近,对面,过条马路就到了,家里忙着不耽误出来挣钱。

  其实这样的喜事,不光在苏门楼村,今年将实现全覆盖。

  鄄城县委书记谷瑞灵:“咱就是通过建这个扶贫就业点,也就是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送政策到家,通过”四送“呢来实现”四有“的目的,就是村村有项目,每个村都有项目,户户有良策,人人有岗位,兜底有政策。”

  据了解,这样的扶贫就业点鄄城县目前已建成140个,今年6月份前,439个行政村将实现全覆盖,仅这一项措施就能实现五万人在家门口就业脱贫。

  不仅家门口能就业,还要鼓励大家出门创业。苏门楼村有部分村民在外地做面点生意,春节期间有不少人返乡,苏门楼村第一书记早有打算,决定就地取材,开一个扶贫对接会。

  一番传经送宝,当即有几个人从这个门路中看到了希望,打算过完春节出去闯一闯。

  苏门楼村第一书记李勇:“经过筛选,我们主要是帮助他们解决资金困难,这样能很快使他们脱贫致富。”(山东台记者 侯洪强 李锋 李化成 菏泽台记者 吴延鹏 张文兴 鄄城台记者 高志兵)

        编辑:邹淑娟        责任编辑:胡立荣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