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平度86岁剪纸老人的猴年梦

05.02.2016  11:02

  鲁网青岛讯(记者 兰昌云 通讯员 万炘柃) 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代表着喜庆和吉祥。平度86岁的剪纸老人李秀芝,从小就对剪纸艺术情有独钟,她将一个个美好的愿望和祝福赋予在剪纸里。猴年来临之际,李秀芝有自己的梦——那就是把这门剪纸手艺传承下去……

  在李秀芝家中客厅内,各种图案的剪纸作品摆得到处都是。无论是梅兰竹菊、西厢记还是金猴贺岁、十二生肖都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几百幅作品,几乎没有重样的。

  “你看,这个是《金猴贺岁》”,老人向记者展示刚完成的作品。“今年是我的本命年——猴年。金猴贺岁这幅作品不仅仅是表达了喜庆、热闹、吉祥、祝福的涵义,也是对艺术传承的一种赞美。艺术的代代相传,就像生命的延续一样,有生命,就有艺术。

做嫁妆

  李秀芝告诉记者,在她小的时候,每逢春节,看着家里的老人剪窗花,她便逐渐开始迷恋上了这门手艺。“别人家的孩子都去跳绳做游戏,我也不感兴趣,就喜欢自己琢磨剪纸。

  “剪纸是门艺术,要想剪得好,就要有耐心、细心、恒心,全神贯注才能剪出好作品。只要拿起剪子,时间就过的特别快,有时候剪纸连饭也忘了吃。”多年来,李秀芝先后创作了《五福如意》、《水浒传》、《西厢记》、《白蛇传》、《八仙过海》等精品力作。《人物系列》作品被青岛剪纸艺术馆永久收藏。还有不少作品作为青岛市对外文化交流的赠品,在欧美和东南亚地区广为流传。

  “四个闺女两个儿子也都会剪纸。剪纸培养人的耐性,学剪纸如果不专心、不细心就容易前功尽弃。通过学习剪纸,让孩子们明白做事贵在坚持,细致耐心的性格。”李秀芝说,现在孩子们都已经踏入工作岗位多年,个个待人待事严谨认真。

  据了解,李秀芝现为青岛中国剪纸艺术馆研究员、青岛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平度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采访中,李秀芝的儿子王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兄弟姐妹们也盼着剪纸这门中国传统艺术能得到传承,令一家人比较欣慰的是,老人的小孙女对剪纸比较有天赋,老人也有意将自己的所学传授给她。

  “我想把我的剪纸技艺广泛的传授出去,现在会剪纸的人越来越少了。在以前,每到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贴着剪出来的美丽窗花,那才有过年的味道。”李秀芝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面上印制的“”字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剪纸窗花,剪纸已经变成了一种艺术,她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学些这门技艺,将积攒了几十年的剪纸手艺传的更广。

  记者手记:

  一张红纸、一把剪刀,纸对折、剪刀转,灵活一转、侧剪成蝶,再在翅膀上掏剪几个花纹,每个花饰可谓圆如满月,尖如麦芒。中国民间剪纸是中国民俗生活中最普遍、最具文化象征意义的传统习俗之一,真实记录和反映了社会的思想、伦理、艺术、信仰和习俗,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因而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剪纸不仅保留了古老的文明记忆,同时也关联着人的思维和伦理情感的成长。现如今,剪纸不仅仅应该保留在老一代的记忆里,更应该由年轻一代继承发扬下去。中国剪纸这个文化物种不能消亡,我们中国剪纸的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