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耳聋女孩看口形“听”课成学霸 获保研资格

14.01.2015  16:24

  日前,在江苏大学的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中,一场仅靠PPT展示的“无声”答辩让人印象深刻。答辩的主角是江苏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四女生唐心怡。这位双耳先天性神经性耳聋的女孩,无论是说话还是学习都有着很大的困难,但她从不因为残缺而自卑,不仅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跻身“学霸”行列,更是从同专业67人中脱颖而出,获得唯一的保送研究生名额。
  先天耳聋
  但她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
  今年22岁的唐心怡来自江苏常熟,出生15个月时,父母才发现她听觉有问题,后医院诊断为双耳先天性神经性耳聋,双耳听力损失均达100分贝以上,为一级残疾。平日里,就算是鞭炮声,她有时听起来也不怎么清楚。
  唐心怡3岁起就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康复班进行近乎残酷的康复训练,她的童年也在这种枯燥和单调的学习中悄然度过。
  上学后,唐心怡往往要花出比一般同学成倍的时间进行学习。“那时,我被舞蹈《千手观音》深深地感动”。《千手观音》领舞者邰丽华曾说的“我不比别人差”这句话,成了唐心怡的座右铭,时刻提醒着她要付出比普通人几倍的努力才能换回自己的成功。中考时,在放弃英语的听力和口语情况下,唐心怡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高中。
  上课靠看口形
  不把缺陷当成借口
  “大学里的学习,主要靠自觉、热爱和精确安排。”唐心怡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时告诉记者,她热爱学习,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的专业。
  由于在听力上存在缺陷,为了能尽可能地听好每一节课,除了每节课都坐在第一排之外,在每门新课程开课前,唐心怡都会递给任课老师一张纸条,上面写清楚自己的状况,请求老师适当地放慢语速,以便自己可以看清他(她)的口形。
  尽管如此,唐心怡在课堂上也只能学个一知半解。“其他同学也是要顾及的,下课后老师会将课件让我考回来慢慢学习。”她的手机上存着每位老师的电话,经常通过短信等方式解决学业上的疑问。
  艺术学院教师华建业告诉记者,“唐心怡的身上有很多闪光的地方,和别的同学相比,她学习起来其实很吃力,但是通过努力都弥补了回来。”
  不把耳疾当回事
  像正常人一样过日子
  虽然平时与朋友“说话”不多,但是唐心怡却有不少好朋友。“她对相机、手机、电脑等比较精通,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新产品和软件她都会用,还经常帮我们解答问题。”
  对于这个在常人眼中不属于女孩子喜好范畴的爱好,唐心怡表示:“我凡事都喜欢研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世界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谜团,一旦解开谜团,心里就充满了愉悦感。”如今,在同学眼中,她俨然成了一个电子产品的“技术控”。
  正因为听不到外在的纷纷扰扰,唐心怡做什么事都能很专注。除了“学霸”身份外,唐心怡还热衷摄影、书法、旅游,爱好手工制作、收集文具等。周末的时候会和同学一起外出游玩,经常会在微博上秀下自己的“厨艺”。
  如今,在唐心怡看来,自己的耳疾已经不是自己的烦恼,“就像眼睛近视了戴眼镜一样,耳朵不好就戴助听器呗。我按照正常人过日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