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传承传播工程”重点项目《拯救大弦子戏成果集》发行侧记

21.04.2015  11:26

  《大弦子戏成果集》4月18日在山东济南发布后,山东省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院长徐向东松了一口气。对菏泽而言,《大弦子戏成果集》的发布标志着曾经的濒危剧种大弦子戏已回归民众视野,正走向重生之路。从事地方戏研究的人都知道,濒危剧种的复活并不易,菏泽又是如何做到的?徐向东说:“这得益于科研部门的支持。”

  大弦子戏有数百年历史,流行于鲁西南、豫东北等地。在有“戏窝子”之称的菏泽,原菏泽地区地方戏曲院大弦子剧团演出的剧目曾屡获大奖并深受群众喜爱。但由于“文革”期间剧团被撤销,这一古老剧种离开民众视野40年。2008年,大弦子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扩展名录。菏泽市的艺人们在探索对其保护的过程中,发现重排一部原汁原味的大弦子戏困难重重:没有专业技术人才,编剧、导演、音乐、舞美等非常缺乏。保护工作陷入停顿之时,听闻消息的山东省艺术研究院伸出了橄榄枝。

  彼时,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刚由“山东省戏曲研究室”更名建院。重组后的研究院启动了“齐鲁文化传承传播工程”,而大弦子戏保护则是工程的第一个项目。2014年初,山东省艺术研究院与菏泽市签署大弦子戏保护传承合作协议,独具齐鲁特色的“艺术机构联合地方文化部门保护地方戏”模式启动。

  知易行难,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刚进驻菏泽就遇上了难题:舞台上的大弦子戏已消失多年,当地关于该剧种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少之又少,唱腔、曲牌只能靠老艺人的口述回忆重新整理,尤为要紧的是演员的缺乏。此前,菏泽提出的模式为“依团代传”,即借用其他院团的演员来学唱大弦子戏,并复排大弦子戏经典剧目《两架山》。“演员跨剧种、跨行当学大弦子戏,演唱方法、发声技巧、吐字念白等面临很大困难。同时基层演员缺乏舞台经验,表演动作规范性不足,我们的编导只能亲自讲解示范每一个动作、眼神、念白。”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院长张积强说。

  为让大弦子戏以崭新面貌尽快立上舞台,山东省艺术研究院调集全院力量,国家一级导演、国家一级舞美等纷纷赶赴菏泽,全面介入《两架山》复排工作,力求保持大弦子戏的音乐风格、剧种基因不变。

  在学术主创团队帮助地方院团排戏的同时,由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青年科研骨干组成的课题小组也来到菏泽,他们的任务是对大弦子戏在山东的重生之路进行理论化研究,形成可推广的濒危地方戏保护模式。“手中的纸笔也许不能改变一些剧种的消亡趋势,但我们想通过研究成果让更多人关注地方戏。”在搜集整理大弦子戏资料的过程中,张艳与课题小组其他成员驱车上千公里,到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城乡基层开展调研,并采访到10余位在世的大弦子戏老艺人,剧种的发展脉络愈发清晰起来。

  2014年7月12日,《两架山》在菏泽大剧院首演。菏泽市牡丹区的观众朱曰淼看完后说:“对大弦子戏,我十分留恋,现在文化部门复活这个戏,是帮助我圆了梦。”之后,《两架山》又登上济南百花剧院的舞台,赢得了泉城市民的赞赏。

  剧目成功亮相的同时,山东省艺术研究院课题小组编写的《地方戏曲濒危剧种抢救和保护模式研究》正式出炉,从大弦子戏的保护价值、社会影响等层面总结了一套对地方戏有效保护的理论成果。

  有了复排剧目,也有了理论成果,如何提高社会对地方戏的关注度?今年3月21日在山东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扯不断的大弦子》,让齐鲁大众对地方戏曲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扯不断的大弦子》也是山东省艺术研究院探索地方戏保护工程的一部分,为《两架山》的复排过程及大弦子戏老艺人、老观众的讲述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

  以科研课题为主体,剧目复排和纪录片拍摄为两翼,张积强称之为“三位一体”的《大弦子戏成果集》记录了大弦子戏的重生之路。他告诉记者,未来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将接洽更多的基层单位,推广大弦子戏的保护模式,为地方戏振兴贡献科研力量。

  “挖掘、整理民间戏曲资源是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有利于传承齐鲁文脉。”山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迎芳建议,山东近年来探索的科研力量介入传统文化传承任重道远,在人才、经费等方面需进一步加强投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