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口果品市场:十一月份上市水果及行情分析

04.12.2014  10:35

  11月的北方,冬季正式来临,供暖模式也已开启。这个季节南方水果在北方倍受青睐,尤以柑橘类水果为甚。北方水果的辉煌时代也随之远去,依托传统水果苹果、梨以及新上市“受宠”的草莓,挽回一些颓势。由于运输成本、货源紧张、新季水果上市等因素影响,整体果市价格水涨船高。据对本月上市水果的数据统计显示,总体上市量2.47万余吨,环比减少14.21%,同比减少5.94%,总体交易量2.12万余吨,环比减少33.74%,同比减少10.68%,平均价格4.02元/公斤,环比上涨31.37%,同比上涨17.20%。具体分析如下:

  一、柑橘类水果刮起“橙色风暴”。

  本月除去先前上市的各产地蜜橘、蜜柚、早熟脐橙外,散装脐橙也已批量上市,沙糖橘月下旬新鲜上市。目前正是柑橘类水果大量上市的好时候,来自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西、浙江、福建、四川的小叶桔、贡桔、金桔、不知火、沙糖橘、蜜橘、红肉蜜柚、普通蜜柚、赣南脐橙、普通脐橙等,一时间入目满满的暖色调,果市刮起了“橙色风暴”,现在已经成为水果超市、摊点、商贩必选之水果,受青睐之程度可见一斑。本月,蜜橘、蜜柚、脐橙上市量环比分别增长9.62%、10.74%和661.20%。散装脐橙的增量上市使得脐橙整体价格下调,相比去年同期,降幅为20.41%。蜜橘类除沙糖橘新上市以外其余品种价格已经接近最低,后期供给量降下来之后,价格或许会有所上涨。

  二、苹果减量、价格上涨,梨相伴左右、稳定应对。

  市场上苹果主要以富士为主,金帅、秦冠、乔纳金、小国光等为辅。苹果等级规格比较多,因而价格差距较大。本月,苹果上市量环比减少11.39%,同比减少18.12%;交易量环比减少39.08%,同比减少26.91%。相比去年同期3.35元/公斤的均价,本月6.61元/公斤的均价涨得有些离谱,人们一时都接受不了苹果这一大众水果为何现今成了贵族水果。究其原因,一是受恶劣天气影响,主产地减产;二是今年农户囤果卖高价凸显,现在许多果农自己建起冷库,将苹果贮存起来,等价格高时再拿出来售卖,很大程度上也推高了苹果价格。梨和苹果是替代商品关系,苹果价格的上升与梨的需求量成正方向变动。由于苹果的高价位运行,梨上市量同比增长33.82%,交易量同比上涨2.92%,价格比较稳定。而苹果最大的替代品柑橘类水果今年处于丰产年,价格较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苹果的市场走量。

  三、本地草莓成“霸主”。

  今年草莓上市时间比去年稍早一些,上市初期还有法兰地及甜宝两种品种,产地也分湖北武汉和本地的,包装也有盆装及泡沫箱装两种,价格在14-30元/斤左右。精品房上市更早一些,售价也更高,上市初期甜宝40元/斤左右。但由于甜宝品种口感要优于法兰地品种,因而上市不久就成功地挤走了“外来户”,月下旬市场上草莓片区由本地张而的甜宝品种独自霸占,批发价一般在18-20元/斤左右。

  四、瓜类水果销售低迷,过季水果量少价涨。

  西瓜、香瓜、哈密瓜、甜瓜、木瓜,这些叫得上名字的瓜类水果在寒冷的冬季不怎么受“待见”。前有柑橘类水果品种琳琅满目、价格低廉,后有苹果、梨相对稳定,瓜类果本来就处于淡季期,现下甜瓜已难觅踪迹,瓜类果难撑大业,量少而价微涨。冬枣、葡萄、桃等北方过季水果,上市量环比分别减少70.46%、58.66%和89.05%,由于已开始进入库存果的销售期,因而价格分别上涨54.31%、18.75%和1.89%。

  五、东南亚水果货源紧张,价格上涨飞速。

  榴莲月初还卖360元/箱左右,短短十来天时间就涨到了740元/箱左右。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认为今年榴莲价格不稳定,短短十多天,价格就翻了番。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同为东南亚水果的山竹身上,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产区的水果价格都有大幅上涨。其实这种情况每年都会有,据市场客户介绍,“拿榴莲来说,它的旺季是7-9月,11月份已是榴莲逐渐趋淡的季节,进口货源吃紧,价格自然就升上去了。 ”

  总而言之,本月随着季节的变化,南方水果销售比重日益增加,而北方水果的销售则多呈现出数量少、价格走高趋势。预计后期,进入更为寒冷的十二月,果市还将维持现有态势,进入平稳销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