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市市场监管局三措并举加快推进市场主体培育发展

29.10.2015  12:15

  今年以来,栖霞市市场监管局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服务发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措施,上下联动,用心培育发展市场主体,有力推动了全市个私经济发展。今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3765户,同比增长105%。

  一、做好宣传引导,增强全社会培育发展市场主体工作主动性。

  一是在企业宣传上,全面开展万家企业大走访活动。通过多种新闻媒体、采取多种方式,以基层所为单位,按片划区走访业户,全方位宣传各级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把商事制度改革新政及烟台市《关于培育发展市场主体的意见》、《烟台市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管理暂行办法》等传达到市民手中,让业户及时了解有关惠民政策,让惠民政策及时释放正能量,与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想创业者能创业、让创业者创好业,形成全社会发展市场主体的合力。目前,共走访企业1832户,发放资料5000余份。

  二是在镇村宣传上,纵深开展惠民政策下乡活动。主动与政府沟通联系,和政府片区人员一起深入到乡镇集贸市场和村,以地方乡镇(街道)的名义,向业户和村委发放宣传材料,宣传市场主体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发放办理各类执照的明白纸,全面落实商事制度改革后出台的一系列降低创业门槛、鼓励“个升小、小升规”等相关政策措施,全面落实“零收费”、“先照后证”等政策措施,畅通市场准入“绿色通道”。在村委设立市场主体发展联络站,由村委会负责统一组织发动、政策宣传、材料准备等,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共设立联络站148个。

  三是在相关职能部门宣传上,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主动向市委、市政府汇报了上级市场主体工作要求及全市发展情况,建议市政府由分管副市长主持召开了“栖霞市市场主体发展工作推进会”,经信局、农业局、税务等13个部门及各乡镇(街区)主要负责人镇长参加了会议,明确了各部门工作职责和要求,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监管局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市场主体发展工作新机制。围绕市场主体发展制定出台适合实际的各项支持政策,有针对性地放宽财税、金融、生产要素等束缚限制,最大限度地降低门槛、放宽领域,为市场主体搭建一个“低成本、高效率、无干扰”的发展平台,最大程度为市场主体发展提供便利。

  二、厘清责任分工,增强各职能部门培育发展市场主体工作责任感。

  一是在发展企业方面。由经信局牵头负责,与所在地镇街区政府一齐发力,研究落实重点企业和产业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实施主辅分离,派生出一批新的企业,支持龙头骨干企业投资设立新的市场主体或组建企业集团。牵头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走访一些企业和投资大的项目,向其提供智力和资金支持;下大力气抓招商,并对已引入的项目,全方位了解、解决企业发展困难,为镇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是在发展个体工商户方面。由市场监管局牵头负责,督促指导各级各部门突出做好“”字文章,在全面落实好商事制度改革后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围绕市场主体准入、商标广告、助企融资、消费维权等方面,加大对市场主体的服务力度,帮助解决发展难题,让市场主体享受政策红利,极大提高了大众创业积极性。

  三是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方面。由农业局、农经办、果业局牵头负责,立足全市果业产业优势,联合当地政府、村委组建办社兴社服务队,走村串户做好宣传,帮助解决发展困难,扶持发展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合作社联社,引导特色产业健康发展。

  其他部门主动做好配合协调工作。发改局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当好参谋、抓好项目、搞好协调,积极为项目发展提供服务,协助企业补充完善项目手续;商务局以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企业和网店,加强网络商品交易诚信体系和网络监管信息化建设;旅游局围绕全市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及旅游住宿、餐饮企业、旅行社及旅游商品等方面,大力培育星级农家乐与旅游名镇名村,为文化旅游市场主体发展辅平道路;文广新局加大对各类文化市场日常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查处网吧、娱乐场所等无证无照经营行为,规范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国税局、地税局严格落实上级对小微企业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合理调整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收征收标准,最大限度降低小微企业税负。目前,各相关部门累计开展各类专项行动12次,为市场主体解决困难200余件。

  三、严格督导落实,保障培育发展市场主体工作稳步有序开展。

  一是增强工作执行力。由市政府牵头,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负责统筹指导协调全市市场主体的培育发展。在市场监管局设办公室,将发展市场主体任务下发到各乡镇,实行分片包区,定岗定责,并建议市政府将市场主体发展列入镇级政府工作考核内容。领导小组定期巡回各基层所督查工作开展情况、协调乡镇(街区)负责人,实地解决发展难题,因地制宜制定发展措施,对各单位工作情况实行“每月一考核、每月一通报”, 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工作执行力有效增强。

  二是改进和优化服务方式。变坐等业户上门登记发照为主动深入基层,提前介入、跟踪服务,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用好、用足市场准入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让优惠政策措施发挥出催生、快生、优生功效。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瞄准电子商务发展、果品市场设立、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国家食品安全城创建活动等有利时机,引导新型行业集约办照,辐射出“一户带多户、多户生一片”的个私经济发展新局面。

昌乐经济开发区“三量”齐抓聚焦项目促发展
一是扩增量,以高质量双招双引增强新动能。突出中德产业园、佳诚数码新材料产业园二期等4个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深化英轩重工与斗山集团、佳诚数码与美国雅龙的高端战略合作,以园区招商推动企业聚集、链条延伸。着力推进招才引智,矿机集团与山科大联合建立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精科传动与山东大学、盛世热电与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合作建立科研院所2处,力争年内引进“千人计划”、高校院士等高端人才团队4个,泰山产业、鸢都产业等高层次人才达到20人以上。二是优存量,以快速度项目建设带动转型升级。全力加快总投资70.商务之窗
德州市稳步推进第二届进博会筹备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强化组织保障。商务之窗